白带异常通常是妇科病表现之一,也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导致,不同年龄段人群白带异常情况有别,发现白带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等。白带由阴道等分泌混合而成,正常呈特定状态,异常时量、色、质、味改变提示妇科疾病,如阴道炎(细菌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滴虫性)、宫颈炎(急、慢性)、盆腔炎等,非疾病因素有生理、药物、生活方式等,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老年女性白带异常情况各有不同,发现异常要就医及注意相关卫生。
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白带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将白带从阴道壁拭去,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白带通常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患者外阴瘙痒症状明显,瘙痒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坐立不安,以夜晚更为明显。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白带呈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患者可伴有外阴瘙痒,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
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时,白带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也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白带呈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有的伴有息肉形成时,可出现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
盆腔炎:
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盆腔炎患者的白带量增多,可为脓性,有臭味,同时可伴有下腹部疼痛、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等。
不过,一些非疾病因素也可能导致白带异常,比如:
生理因素: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变化可引起白带量和性状的改变。例如,排卵期时,雌激素水平升高,白带量增多,透明,微黏,蛋清样;妊娠期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白带量也会增多。这些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引起白带异常。例如,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抑制了乳酸杆菌的生长,使得其他病原体大量繁殖,从而出现白带性状改变等情况。
生活方式因素:不注意个人卫生,不勤换内裤,不注意外阴清洁等,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引起白带异常。另外,长期穿紧身化纤内裤,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也有利于细菌繁殖,导致白带异常。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白带异常的相关情况也有所不同:
青春期女性:此阶段女性开始有月经,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若不注意卫生,容易发生阴道炎等疾病导致白带异常。比如,一些女学生由于住校等原因,卫生条件相对有限,容易出现白带增多、异味等情况。
育龄期女性:这个阶段的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是妇科疾病的高发年龄段,怀孕、流产等情况也较多,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白带异常。例如,怀孕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白带会增多,但如果同时伴有颜色、气味改变则需警惕是否有感染等问题;人工流产术后如果发生感染,也可能出现白带异常。
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萎缩性阴道炎,表现为白带增多,呈淡黄色,严重者可有血样脓性白带。
老年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更低,阴道黏膜萎缩,防御功能减弱,更容易发生阴道炎,出现白带异常,同时可能伴有外阴瘙痒等不适。
如果发现白带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白带常规检查、妇科超声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裤,避免过度清洗阴道等,以维护阴道的微生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