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水痘后需从局部皮肤护理、降低瘙痒感、环境调节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护理,局部要保持清洁、剪短指甲,可用冷敷或外用药物降瘙痒,调节室内温湿度并穿舒适衣物,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患者各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局部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
对于得水痘的患者,要每天用温水轻轻洗澡,洗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搓揉水痘部位,防止弄破水痘引起感染。这是因为温水可以清洁皮肤,减少皮肤表面的细菌等微生物,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各年龄段的患者都适用,尤其是儿童患者,更要注意洗澡时的轻柔操作,避免因不适而哭闹加重病情。
可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但要确保冲洗干净,避免残留刺激皮肤。
2.剪短指甲: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剪短指甲,避免搔抓水痘部位。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水痘破裂,一旦破裂,不仅会引起疼痛,还容易引发细菌感染,进而可能留下疤痕等问题。儿童患者由于自控能力差,家长要定期检查并帮助剪短指甲,防止其不自觉搔抓;成人患者也要注意自身行为,尽量克制搔抓的冲动。
二、降低瘙痒感的方法
1.冷敷:
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然后轻轻敷在瘙痒的水痘部位,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冷敷能够通过降低局部皮肤温度,暂时缓解瘙痒感。对于各年龄段患者都可行,但儿童患者在冷敷时要注意冰袋与皮肤之间要隔毛巾,避免冻伤皮肤。
也可以使用冷的湿毛巾进行湿敷,同样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瘙痒作用。
2.外用药物: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它具有收敛和止痒的作用。将炉甘石洗剂摇匀后,用棉签蘸取适量涂抹在水痘患处。但要注意如果水痘已经破裂,就不适合使用炉甘石洗剂了。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时要避免接触到眼睛和口腔等黏膜部位。
三、环境调节
1.室内温度和湿度: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22-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让患者感觉舒适,减少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皮肤不适加重瘙痒感。对于儿童患者的房间,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的调节,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皮肤状态。
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2.穿着舒适衣物:
让患者穿着宽松、柔软、棉质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类等粗糙材质的衣物。因为粗糙的衣物可能会摩擦水痘部位,加重瘙痒感。儿童患者的衣物要选择纯棉且宽松的,这样可以减少对水痘的刺激;成人患者也应尽量选择舒适的棉质衣物,以减轻皮肤的不适。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得水痘时瘙痒感可能更明显,家长除了做好上述局部护理等措施外,要更加密切关注儿童的行为,防止其搔抓水痘。同时,要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身体恢复。还要让儿童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有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
2.孕妇患者:
孕妇得水痘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出现先天性水痘综合征等严重问题。孕妇出现水痘瘙痒时,要更加谨慎处理局部皮肤,避免自行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护理和治疗,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来缓解瘙痒等症状。
3.免疫力低下患者:
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得水痘,瘙痒时要更加小心护理。这类患者感染水痘后病情可能更严重,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的同时,密切观察水痘的发展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变化如水痘范围扩大、发热持续不退等,要立即就医,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无法正常抵御病毒的进一步侵害,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