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的引发因素包括真菌感染和自身因素。真菌感染方面,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多见)通过接触等途径在温暖潮湿环境易致青少年等感染;酵母菌(白念珠菌常见)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糖尿病患者易引发;霉菌(曲霉菌等)在潮湿工作环境的人群易致感染。自身因素有指甲损伤易让真菌侵入;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者易被侵袭;儿童青少年因指甲娇嫩等有风险,老年人指甲退行性变等致抵抗力下降;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受损易并发灰指甲。
一、真菌感染
(一)皮肤癣菌感染
皮肤癣菌是引发灰指甲的常见病原体,其中红色毛癣菌较为多见。皮肤癣菌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灰指甲患者或携带皮肤癣菌的宠物等途径侵入甲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皮肤癣菌更容易滋生繁殖,比如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脚部多汗的人群,皮肤癣菌感染引发灰指甲的风险相对较高。从年龄方面来看,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受到感染,但青少年由于活动量较大,脚部出汗多,若不注意脚部卫生,相对更容易感染皮肤癣菌进而引发灰指甲;对于性别而言,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男性通常活动量可能相对较大,感染风险可能略高一些。
(二)酵母菌感染
白念珠菌是常见的引起灰指甲的酵母菌。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比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白念珠菌容易在甲周及甲板部位定植并引发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有利于白念珠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也会影响甲周的血液循环和感觉,使得指甲更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增加酵母菌感染引发灰指甲的几率。在年龄上,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对更易出现这种情况;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定倾向,但糖尿病本身的发病可能与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三)霉菌感染
其他霉菌也可能导致灰指甲,例如曲霉菌等。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工作的人群,如矿工等,由于工作环境潮湿,霉菌容易滋生,从而增加了感染霉菌引发灰指甲的风险。年龄上没有特定的高发年龄段,性别也无明显差异,但工作环境对霉菌感染的影响较为显著。
二、自身因素
(一)指甲损伤
指甲受到外伤是引发灰指甲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经常从事手工劳动,指甲容易受到碰撞、挤压等外伤,使得甲板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真菌更容易侵入。青少年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出现指甲外伤,若外伤后没有做好指甲的清洁护理,就容易引发真菌感染导致灰指甲;对于成年人,长期从事需要手部或脚部频繁受力、摩擦的工作,指甲损伤的几率增加,进而增加灰指甲的发病风险。
(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对真菌的抵御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真菌的侵袭而引发灰指甲。例如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其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感染灰指甲的概率大大增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如器官移植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异反应的患者,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也容易感染真菌引发灰指甲。在年龄上,艾滋病患者各个年龄段都有;对于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各个年龄段因疾病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的都可能涉及;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基础疾病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性别倾向。
(三)年龄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的指甲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相对较为娇嫩,而且活动量较大,容易出现指甲损伤等情况,同时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抵御真菌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儿童和青少年有一定的灰指甲发病风险;老年人的指甲往往会出现退行性变化,指甲变脆、变薄等,血液循环也相对较差,对真菌的抵抗力下降,因此老年人也是灰指甲的高发人群之一。
(四)基础疾病影响
除了糖尿病,像银屑病患者也容易并发灰指甲。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甲周皮肤也受到影响,使得真菌更容易侵入指甲引发感染。在年龄上,银屑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但银屑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同性别都可能患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