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谷类(粳米、糯米)、蔬菜类(山药、南瓜)、肉类(鸡肉、鲫鱼)、水果类(苹果、桂圆)及其他(红枣、茯苓)等食物进行调理,不同食物有其健脾等相应功效,且不同人群食用需注意相关宜忌。
一、谷类食物调理
1.粳米
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对于脾虚导致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有一定调理作用。例如,可将粳米煮成粥,容易消化吸收,能为脾胃虚弱者补充能量,提供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对于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因为粳米消化吸收后会较快升高血糖。
2.糯米
糯米性温,味甘,归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的功效。适量食用糯米可以改善脾虚引起的腹泻等症状。但糯米粘性较大,不易消化,所以脾胃虚弱且消化功能较差的人群不宜多食,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腹胀等不适。
二、蔬菜类食物调理
1.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等功效。山药中含有淀粉酶等多种营养成分,能促进消化,对于脾虚引起的食少便溏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可以将山药煮粥,如山药薏米粥,对于脾虚湿盛的人群较为适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但山药皮可能会引起部分人过敏,处理时需注意。
2.南瓜
南瓜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等功效。南瓜富含果胶,能保护胃黏膜免受粗糙食物刺激,促进溃疡面愈合,对于脾虚导致的胃痛、消化不良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南瓜可以蒸煮后直接食用,也可以做成南瓜粥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的人群,但对于南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
三、肉类食物调理
1.鸡肉
鸡肉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鸡肉营养丰富,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于脾虚引起的身体瘦弱、乏力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以将鸡肉炖汤,如党参黄芪炖鸡,党参和黄芪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三者搭配能增强健脾效果。但对于湿热体质者不宜多吃鸡肉,以免加重体内湿热。
2.鲫鱼
鲫鱼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等功效。鲫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将鲫鱼煮汤,如鲫鱼豆腐汤,豆腐也有健脾的作用,汤品清淡易消化,适合脾虚者食用。但对于患有肾炎水肿、黄疸肝炎等疾病的人群,食用鲫鱼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鲫鱼可能会对病情产生一定影响。
四、水果类食物调理
1.苹果
苹果性平,味甘、酸,归脾、肺经。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等功效。苹果中含有果胶等成分,能调节肠道蠕动,对于脾虚引起的腹泻或便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每天吃1-2个苹果较为适宜。但对于脾胃虚寒者,不宜吃太多生冷的苹果,可以将苹果蒸熟后食用,以减少对脾胃的刺激。
2.桂圆
桂圆性温,味甘,归心、脾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等功效。对于脾虚引起的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桂圆性温,吃多了容易上火,所以体质燥热者以及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实证的人群不宜食用桂圆。一般人群每次食用桂圆不宜超过10颗,对于脾虚且气血不足的人群可以适当食用,但要注意控制量。
五、其他食物调理
1.红枣
红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红枣富含铁等营养成分,能改善脾虚导致的气血不足等情况。可以将红枣煮粥,如红枣桂圆粥,对于脾虚兼气血虚弱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但红枣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而且红枣皮较硬,不易消化,脾胃虚弱且消化功能差的人群食用时要注意细嚼慢咽,或者将红枣去核后食用。
2.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茯苓常被用于脾虚引起的水肿、痰饮等病症的调理。可以将茯苓打成粉后煮粥,如茯苓粥,对于脾虚湿盛的人群较为适宜。但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茯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