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患者需从隔离与环境护理、皮肤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护理。隔离至皮疹结痂不少于2周,房间通风适宜;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密切观察体温和皮疹变化;饮食清淡易消化、避辛辣刺激;儿童要保证休息、接种疫苗,孕妇患水痘需及时就医处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要严格隔离、密切观察病情。
一、隔离与环境护理
1.隔离措施:水痘患者需进行隔离,直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发病后2周。这是因为水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过隔离可以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尤其是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确保其在隔离期间不外出,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机会。
2.环境要求:患者居住的房间要保持通风良好,每天开窗通风数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室内温度要适宜,一般保持在22~24℃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也能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二、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要给患者勤换内衣,衣服应宽松、柔软,避免摩擦皮疹。每天用温水给患者洗澡,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一般37~38℃左右即可,洗澡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弄破皮疹。保持皮肤清洁可以减少皮肤感染的风险,因为皮疹破溃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2.避免搔抓皮疹:要剪短患者的指甲,婴幼儿可以包裹其双手,防止患者搔抓皮疹,引起皮疹破损感染。如果皮疹瘙痒明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止痒,但要注意避免涂在破溃的皮疹上。搔抓皮疹不仅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还可能留下疤痕。
三、病情观察
1.体温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水痘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患者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但要避免擦拭胸部、腹部等敏感部位。物理降温是优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尤其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可能有副作用的退热药物。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体温变化,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高热可能会引起惊厥等并发症。
2.皮疹变化观察:观察皮疹的发展情况,包括皮疹的分布、形态、数量等变化。如果发现皮疹出现化脓、增多、新的皮疹不断出现等情况,提示可能有继发感染,要及时就医。同时,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水痘并发了肺炎等并发症。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给患者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橙子、菠菜、西兰花等,维生素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要避免给患者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皮肤瘙痒等症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家长要格外关注儿童的病情变化。除了上述的隔离、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和饮食护理外,要确保儿童充足的休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2~14小时的睡眠,学龄儿童每天需要10~12小时的睡眠。休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同时,要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给儿童接种水痘疫苗,这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
2.孕妇患者:孕妇患水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等。孕妇如果感染水痘,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孕妇在患病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隔离和治疗,同时要注意自身的营养状况,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3.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水痘后病情可能会比较严重,容易出现并发症。这类患者一旦确诊水痘,要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注意隔离措施的严格执行,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