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疱疹包括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单纯疱疹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单纯疱疹Ⅰ型常致头面部疱疹、Ⅱ型与生殖器疱疹相关,水痘儿童多见;传播途径上单纯疱疹Ⅰ型多直接接触、Ⅱ型性接触或母婴传播,带状疱疹一般不具传染性但免疫力低者接触水疱液可患水痘,水痘高度传染靠飞沫、直接及接触传播;治疗上单纯疱疹用抗病毒等药物,带状疱疹用抗病毒、营养神经及止痛药物,水痘对症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患相关疾病需注意护理,孕妇患相关疾病影响胎儿需谨慎处理,老年人患带状疱疹易后遗神经痛、患水痘病情重需加强监测。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方面
病毒性疱疹:
单纯疱疹:Ⅰ型单纯疱疹常表现为口唇、鼻孔周围等部位出现群集性小水疱,有灼热、刺痛感,可反复发作;Ⅱ型单纯疱疹多发生在生殖器部位,出现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疱,之后破溃、糜烂等。
带状疱疹:发疹前可有乏力、低热、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随后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水痘:
儿童多见,成人也可发病,潜伏期为10-21天,平均14天。发病初期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发生于头皮、面部或躯干受压部位,呈向心性分布,最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椭圆形,大小不一,疱液初为透明,后变混浊,疱疹处常伴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
传播途径方面
病毒性疱疹:
单纯疱疹:Ⅰ型单纯疱疹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与患者接吻等;Ⅱ型单纯疱疹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在分娩时由母亲传染给新生儿。
带状疱疹:主要是患者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接触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可能会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患水痘。
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治疗方面
病毒性疱疹:
单纯疱疹: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局部可使用阿昔洛韦软膏等;对于复发频繁的患者,可采用抑制疗法。
带状疱疹: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同时可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对于神经痛明显者可使用止痛药物。
水痘: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方法(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皮肤瘙痒者可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引起继发感染。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等情况,需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
病毒性疱疹:儿童患单纯疱疹时,要注意保持患处清洁,避免儿童用手搔抓,防止感染扩散;儿童患带状疱疹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水痘: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皮肤娇嫩,水痘疱疹破溃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家长要修剪儿童指甲,避免儿童搔抓。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感染水痘后病情可能更严重,需加强护理并及时治疗。
孕妇:
病毒性疱疹:孕妇感染单纯疱疹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引起胎儿畸形等,所以孕妇患单纯疱疹需谨慎使用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孕妇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会导致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等严重后果,需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措施。
水痘:孕妇感染水痘风险较高,病情可能更严重,且对胎儿影响较大,需积极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老年人:
病毒性疱疹:老年人患带状疱疹时,神经痛等症状可能更明显,且容易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程可能较长,要注意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积极治疗。
水痘:老年人患水痘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病,病情往往较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肺炎、脑炎等,需密切监测病情,加强支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