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子宫内膜癌早期彩超单需综合多方面要点,包括子宫大小与形态,关注子宫大小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形态是否规则;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留意绝经后内膜厚度及内膜回声是否均匀;子宫肌层侵犯情况,判断肌层受侵犯程度;附件情况,观察卵巢等附件有无异常,且要结合患者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异常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
一、子宫大小与形态
1.子宫大小
正常子宫大小有一定范围,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时,子宫大小可能无明显异常改变,但也可能出现子宫体积轻度增大情况。通过彩超测量子宫的长、宽、厚径来判断,如果超出正常范围需进一步关注。例如成年女性正常子宫长径约7-8cm,宽径约4-5cm,厚径约2-3cm,若超声提示子宫大小超过此范围,要警惕子宫内膜癌可能,但这并非特异性表现,因为一些其他良性子宫疾病也可能导致子宫大小变化。
不同年龄女性子宫大小有差异,年轻女性子宫相对更接近正常上限,绝经后女性子宫会逐渐萎缩,若绝经后女性超声提示子宫大小较绝经前无明显萎缩甚至有增大趋势,需重点排查子宫内膜癌。
2.子宫形态
正常子宫形态规则,呈倒置梨形。在子宫内膜癌早期,彩超可能显示子宫形态尚规则,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不规则改变。例如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等情况,这可能与癌组织在子宫肌层内浸润有关。对于有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的女性,超声发现子宫形态不规则时,要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二、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
1.子宫内膜厚度
正常非孕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一般在月经刚干净时较薄,约4-6mm,排卵期可增厚至8-10mm,月经前可达到10-14mm。在子宫内膜癌早期,子宫内膜可能增厚,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若大于5mm就需要引起重视,有研究表明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5mm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例如一项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5mm者中,约有一定比例最终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所以绝经后女性彩超单上子宫内膜厚度是重要观察指标。
不同生活方式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可能有差异,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的女性子宫内膜可能偏厚,需要结合用药史来综合判断。有子宫内膜增生等病史的女性,本身子宫内膜厚度异常风险较高,在复查彩超时更要关注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2.子宫内膜回声
正常子宫内膜回声均匀。而子宫内膜癌早期彩超可能显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可见异常回声团块等情况。例如可能出现局灶性的高回声或低回声区,这是因为癌组织在子宫内膜内生长,导致局部组织回声改变。当发现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时,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检查如宫腔镜等明确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癌,因为一些良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等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所以需要鉴别诊断。
三、子宫肌层侵犯情况
1.肌层侵犯程度判断
彩超可以初步判断子宫肌层是否受侵犯及侵犯程度。将子宫肌层分为三层,内膜层、浅肌层(内1/3)、深肌层(外2/3)。如果子宫内膜癌局限于内膜层,肌层回声正常;当癌组织侵犯浅肌层时,彩超可显示肌层内有异常回声,侵犯深肌层时,肌层内异常回声范围更大。例如超声下观察肌层与内膜交界处的回声连续性等情况来判断侵犯程度。对于有月经异常等症状的女性,超声发现子宫肌层有异常侵犯表现时,要考虑子宫内膜癌可能,并且不同年龄女性肌层侵犯表现可能有差异,年轻女性肌层相对较厚,癌组织侵犯肌层的超声表现可能与绝经后女性不同,但核心是观察肌层侵犯的范围和程度。
有肥胖等生活方式的女性,由于脂肪组织等因素可能影响超声对肌层侵犯的判断准确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辅助诊断,肥胖女性腹部脂肪厚,超声图像穿透性可能受影响,所以对于肥胖女性诊断子宫内膜癌不能仅依靠彩超,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
四、附件情况
1.卵巢情况
彩超同时要观察附件情况,包括卵巢。子宫内膜癌早期卵巢可能无明显异常,但也有少数情况癌组织可能转移至卵巢,此时彩超可发现卵巢上有异常回声团块等。例如卵巢上出现实性或囊实性的肿物,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为子宫内膜癌转移所致。不同年龄女性卵巢功能不同,年轻女性卵巢可能更易受激素影响,其附件超声表现与绝经后女性不同,绝经后女性卵巢萎缩,若出现附件异常回声更要警惕恶性病变可能。
有妇科疾病病史的女性,如既往有卵巢囊肿等病史,在复查彩超时对于附件的观察要更加细致,因为原有疾病可能掩盖或混淆子宫内膜癌转移的超声表现,需要对比前后超声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附件情况。
总之,子宫内膜癌早期彩超单的查看需要综合考虑子宫大小、形态、子宫内膜厚度、回声、肌层侵犯情况以及附件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并且要结合患者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综合分析,若彩超发现异常情况,需进一步通过宫腔镜活检等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