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异常有异味可能由多种妇科及非妇科疾病引起,如阴道炎(包括细菌性、滴虫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宫颈炎(急性、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性疾病等,不同疾病有不同病因、症状及相关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因素,出现白带异常有异味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就医需告知自身特殊情况。
一、阴道炎相关
1.细菌性阴道炎
原因: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不同年龄女性发病机制可能与阴道局部微生态环境变化有关,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低,阴道内糖原少,pH值偏高,也可能发生类似菌群失调,但相对少见。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外阴清洁、多个性伴侣、频繁性交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滴虫性阴道炎
原因: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典型为腐臭气味),外阴瘙痒,可伴有灼热感、疼痛、性交痛等。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育龄期女性相对高发。男性感染后常无症状,但可作为传染源。生活方式中,不注意个人卫生、与滴虫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等易导致发病。
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原因: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伴有外阴瘙痒、灼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有异味。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幼女、绝经后女性也可发病。幼女发病与雌激素水平低有关,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局部抵抗力降低易感染。生活方式上,长期使用抗生素、高糖饮食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二、宫颈炎相关
1.急性宫颈炎
原因:多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也可出现性交后出血、经间期出血等,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有异味。
年龄性别因素:性活跃的育龄期女性多见,不同年龄女性发病与性活动、生殖道局部防御机制等有关。生活方式中,不注意性卫生、多个性伴侣等易导致病原体感染引发宫颈炎。
2.慢性宫颈炎
原因:多由急性宫颈炎迁延而来,也可无急性炎症过程。病原体持续感染,宫颈局部免疫反应异常等可导致慢性宫颈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为淡黄色或脓性,有的患者也可伴有异味,可伴有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坠痛等。
年龄性别因素:育龄期及以上女性常见,年龄增长可能与宫颈局部组织修复能力、病原体持续感染等因素有关。生活方式上,长期的炎症刺激因素持续存在可能加重慢性宫颈炎的病情。
三、其他妇科疾病相关
1.子宫内膜炎
原因:多由产后、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等引起,病原体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患者可有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伴有异味,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月经异常等。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产后、流产后女性,不同年龄女性发病与产后恢复情况、宫腔操作史等有关。生活方式中,产后或流产后不注意卫生、宫腔操作后未规范护理等易引发子宫内膜炎。
2.输卵管炎
原因: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可由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蔓延而来。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年龄性别因素:育龄期女性多见,与育龄期女性的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及性活动等因素有关。生活方式上,不注意性卫生、有盆腔炎症病史等可能增加输卵管炎的发病风险。
四、非妇科疾病相关
1.盆腔炎性疾病
原因:是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多由多个性传播疾病的高危因素引起,如不洁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病原体有淋病奈瑟菌、衣原体、需氧菌、厌氧菌等。患者可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性活跃的育龄期女性,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女性由于生殖道防御机制相对完善,发病相对少见。生活方式中,不注意性健康、有盆腔炎病史复发等情况与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当出现白带异常有异味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病原体检测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等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特殊人群如孕妇、幼女等在就医时需告知医生自身特殊情况,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