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突然无力瘫痪一样

来源:民福康

下肢突然无力瘫痪可能由神经系统(脑血管意外、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肌肉(重症肌无力、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及其他系统(低血糖)等问题引起,需紧急平卧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头颅CT/MRI、脊髓MRI、肌电图、血钾血糖测定等)明确病因,再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处理,不同人群(老年人、青壮年、儿童)有特殊考虑。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机制

(一)神经系统相关问题

1.脑血管意外

脑梗死:当供应脑部运动相关区域的血管发生堵塞时,会导致该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影响神经传导,从而出现下肢突然无力瘫痪样症状。例如,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可能影响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其机制是血管堵塞后,相应脑区的神经细胞无法正常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神经冲动传导受阻,使得下肢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而无力。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往往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关,这些疾病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黏稠度增加等,易引发血管堵塞。

脑出血:脑部血管破裂出血,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也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下肢突然无力。出血部位不同,影响的神经区域不同,若出血位于基底节区,可能累及支配下肢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引起下肢运动障碍。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血压波动导致血管破裂,中老年人高发。

2.脊髓病变

脊髓血管病变:如脊髓动脉栓塞或出血,会影响脊髓对下肢运动信号的传导。脊髓是连接大脑和下肢的重要神经通路,脊髓血管病变导致其供血或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可使下肢突然出现无力瘫痪表现。例如,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可因脊髓前动脉闭塞,导致脊髓前角及锥体束缺血,引起双下肢突然无力、瘫痪,常伴有痛温觉障碍等。常见于有动脉硬化基础的人群。

脊髓压迫症:肿瘤、椎间盘突出等压迫脊髓,会逐渐或突然影响脊髓的神经功能,导致下肢无力。如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当突出物刺激或压迫脊髓时,可引起下肢运动和感觉异常,突然发病时可表现为下肢突然无力瘫痪。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有椎间盘退变基础的人群易患。

3.周围神经病变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根、周围神经等,导致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包括下肢突然无力。其发病机制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周围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前多有感染前驱症状,如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

(二)肌肉相关问题

1.重症肌无力

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下肢肌肉受累时可出现突然无力瘫痪样表现,其机制是体内产生的抗体破坏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影响神经冲动向肌肉的传递。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女性略多于男性。

2.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与钾离子代谢异常有关,血清钾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导致肌肉无力甚至瘫痪。发作时血清钾水平低于正常,典型表现为突发的双下肢对称性无力,可逐渐累及上肢,严重时可影响呼吸肌。常在饱餐、剧烈运动后诱发,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有遗传倾向。

(三)其他系统问题

1.低血糖

当血糖水平过低时,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可出现下肢无力等症状。严重低血糖时可导致下肢突然无力瘫痪。常见于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使用不当、长时间未进食等情况,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或运动量过大时易发生低血糖,出现神经功能紊乱和肌肉功能异常。

二、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紧急处理

1.立即让患者平卧休息,避免摔倒造成二次损伤。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尝试判断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2.对于怀疑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的患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解开领口等束缚部位。如果患者有呕吐,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二)及时就医检查

1.到医院后,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发病前的情况、既往病史等。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如神经系统查体,检查下肢的肌力、肌张力、反射等情况。

2.辅助检查方面,可能会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排查脑血管病变;脊髓MRI检查排查脊髓病变;肌电图检查评估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血钾测定排查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电解质紊乱情况;血糖测定排查低血糖等。

(三)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原则

1.脑血管意外:如果是脑梗死,在发病时间窗内可能会考虑溶栓等治疗;脑出血则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等采取相应治疗,如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2.脊髓病变:脊髓压迫症需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肿瘤压迫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肿瘤;脊髓血管病变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3.周围神经病变:吉兰-巴雷综合征通常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治疗。

4.肌肉相关问题:重症肌无力需要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则需要补充钾离子等治疗。

5.低血糖:及时补充葡萄糖,可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等。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一)老年人

1.老年人本身有较高的脑血管疾病、脊髓病变等基础疾病风险。当出现下肢突然无力瘫痪时,更要警惕脑血管意外等严重情况。在就医过程中,要注意其行动不便,需有人陪同,避免在搬运等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同时,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二)青壮年

1.青壮年出现下肢突然无力瘫痪,要考虑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吉兰-巴雷综合征等情况。如果是有饱餐、剧烈运动后发病的情况,要想到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可能。在询问病史时,要关注其近期饮食、用药等情况。同时,青壮年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不能忽视病情,要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

(三)儿童

1.儿童出现下肢突然无力瘫痪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是脊髓病变、感染相关神经病变等。儿童在就医过程中可能会比较紧张、不配合,医护人员要注意安抚儿童情绪,检查时要轻柔操作。同时,儿童的病情变化较快,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和病情进展情况。例如,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可能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吉兰-巴雷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由于免疫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出现急性炎症性病变,多见于10岁以上的人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颈椎病瘫痪的症状有哪些?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瘫痪症状主要是上下肢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开始时,两下肢的麻木、无力和棉絮状感觉很多见。然后再往严重一点,就会开始表现出走路脚没劲。比较严重的时候,表现出下肢僵硬、行走不稳、走得很重,表现出走路像踩棉花一样的那种感觉。
颈椎病手麻到瘫痪多长时间?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从表现出手麻到瘫痪的时间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可能是几十年,也有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几天。单纯的手的麻木并不能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看疾病的病程长短、病人的肌肉力量的减退程度以及影像学的描述,需要积极完善核磁共振检查。有的病人的手麻比较轻微,而有的病人非常重。如果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并且受到外伤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体征如何鉴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体征: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呈迟缓性瘫痪,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造成的肌张力增高,痉挛性瘫痪明显不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时,瘫痪肢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病理征(+。而且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是以肌群为主,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是整个肢体为主。下运
瘫痪病人大小便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瘫痪病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要注意保持病人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此外解决大小便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病人神志清楚的情况,能自述要大小便的情况之下,可以用比较扁的便盆在床上进行。男病人大小便可以用尿壶、便盆,在解大小便的时候病人仰卧位,在臀部垫一个小布单或者大尿布用来以避免污染床单,要尽力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会瘫痪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不会瘫痪。但是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的风湿免疫病,病情会进行性的加重,容易引起关节畸形,影响正常的运动功能。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眼部、肾脏、心脏等多个器官并发症。因此患者需要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风湿药物,比如甲氨蝶呤、柳氮磺砒啶等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疼痛严重
瘫痪治疗方法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瘫后应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同时应积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元素,根据病人情况,必要时还应给予血浆或者白蛋白支持。此外病人可以使用潘多立酮、莫沙必利片、西沙比利等促胃肠动力药,可以有效增加胃动力,促进胃蠕动,促进胃肠的排空。待病人胃动力恢复后,可以拔除
腰椎断了会瘫痪吗?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骨折有可能会导致瘫痪,但是并不是腰椎骨折就一定会造成瘫痪,腰椎骨折可以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腰椎附件骨折、脱位骨折等,其中压缩性骨折、腰椎附件骨折一般不会导致瘫痪,压缩性骨折多数患者病情比较稳定,进行保守治疗即可,因为骨折的时候不会损伤脊髓,当骨折伤及骨髓就有可能会发生瘫痪。骨折后要保证充
强直性脊柱炎会瘫痪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一般不会造成瘫痪。瘫痪是指神经受损所导致的肌肉无力、肢体功能减退等,而强制性脊柱炎不会对神经造成损害。但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较为严重时,会导致关节、屈伸活动出现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免疾病加重。
半边瘫痪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半边瘫痪是有可能治好的,但不能使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的水平。病人应当到正规医院的康复科就诊,经过针灸、按摩、推拿、电疗、艾灸、肢体功能训练等方法,同时配合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并保证钙质、蛋白质的补充。
脊髓型颈椎病多久瘫痪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脊髓型颈椎病有瘫痪的可能性,但并不是一定会瘫痪,而多久瘫痪也是因人而异,和患者的疾病发展程度以及选择的治疗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患者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瘫痪,而有的患者可能受到外伤后突然就瘫痪了。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比较缓慢,会从一开始的局部症状逐渐变为行走困难或胸部出现束带感等不适,患者可能需要拄拐行走。
脑性瘫痪的孩子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燕群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脑性瘫痪的病人有肌张力高的,有肌张力低的,另外有一些偏瘫的,或者是这个有合并症的等等这些,合并有视觉异常听觉异常这种病人,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病人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比方说一个病人他的下肢的肌张力特别高,这个病人我们可能要选择包括蜡疗、中药熏蒸、水疗等等这些,当然也包括按摩,这些方法。有一部分可以解决,还有一部分他肌张力特别高的情况下
如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秦广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三甲
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除康复训练外除康复训练外,还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针灸、矫型工具的使用、手术治疗等,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轻度小儿脑瘫,治疗后可以接近正常化,恢复生活。中度和重度只能通过治疗,改善症状,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压迫神经不会瘫痪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压迫神经后,患者不一定会瘫痪,成人的神经有很多种,临床上将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神经有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以及混合神经、植物神经。瘫痪是运动神经引起功能的障碍,如果所压迫的神经没有运动成分,则患者就不会瘫痪;如果仅仅压迫感觉性神经,则可能会引起感觉障碍;如果压迫到中枢神经,比如脑部、脊髓,一旦压迫到神经中枢,则会引起相应管理区域功
面肌瘫痪术前术后应注意事项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单纯的面肌瘫痪,也就是平时所讲的面神经炎所引起的面肌瘫痪,很少需要做手术治疗,除非是因为长期以后,因为恢复不良而引起了口角痉挛,可以去做神经减压术呃,但是在做神经减压手术之前,其实可以先去肌注肉毒素,如果一定要去做手术治疗,则要做一下术前评估,比如肌电图啊,或者查一下是否有内科系统疾病等。而做完手术之后,还需要遵医嘱服用神经营养的药物,辅
面肌瘫痪早期症状?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分为中枢性面肌瘫痪和周围性面肌瘫痪。周围性面肌瘫痪就是面神经炎,在早期一般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受风寒的病史,之后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不对称等,表现为一侧眼力上下均受到影响。中枢性面肌瘫痪一般只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等症状。
面肌瘫痪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有周围性的面肌瘫痪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通常周围性的面肌瘫痪需要与面肌痉挛相鉴别诊断,同时还要与重症肌无力做鉴别诊断。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要明确是脑梗死、脑出血还是肿瘤占位等导致的。也有部分面肌瘫痪会伴有头痛、眼睛发红等表现。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