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长脂肪瘤(中医称“痰核”“肉瘤”)可采取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等方法治疗。

1.中药内服
古人认为脂肪瘤多因痰湿积聚、气血瘀滞所致,常用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方剂。如用二陈汤加浙贝母、夏枯草等药物,可燥湿化痰、软坚散结,改善痰湿内停引发的痰核;如果伴气血不足,加黄芪、当归等益气活血的药物,可增强机体运化能力,减少痰湿生成,需遵医嘱按体质调整方药,长期服用以调理体内环境。
2.中药外敷
遵医嘱将具有软坚散结功效的中药研磨成粉,调制成药膏外敷于脂肪瘤处。常用昆布、海藻、三棱、莪术等,这些药材能软坚散结、活血化瘀,通过皮肤渗透作用,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减轻脂肪瘤硬度、缩小体积。外敷时需定期更换药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皮肤破损感染。
3.针灸
选取脂肪瘤周围及相关经络穴位,如合谷、曲池、足三里等,通过针刺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痰湿瘀阻的状况。针灸可辅助增强机体代谢能力,促进痰湿排出,缓解脂肪瘤生长速度,需由专业医者操作,按疗程进行,避免自行针刺损伤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