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干预、药物治疗、肾脏替代治疗等。

1.生活干预
限制每日钠盐摄入至2-3克,水肿期进一步降至1-2克;蛋白质摄入按每公斤体重0.8-1克计算,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预防呼吸道感染。
2.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基础用药,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蛋白尿;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用于激素耐药或依赖型肾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利尿剂(如呋塞米)可缓解重度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能降低血压并减少蛋白尿。注意遵医嘱使用药物。
3.肾脏替代治疗
终末期肾病需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生命,前者每周2-3次,后者适合低龄儿童且可在家操作;符合条件的患儿可考虑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血压,记录24小时出入量。若出现持续水肿、尿量减少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