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营养不良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常见慢性疾病,有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和外阴硬化性苔藓等类型,通过体格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一般、药物、物理、手术治疗,不同特殊人群如幼女、育龄期、老年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外阴营养不良的定义
外阴营养不良又称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常见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外阴皮肤黏膜出现变白、粗糙、增厚、萎缩等改变。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基因遗传、自身免疫、性激素缺乏或比例失调、局部神经血管营养失调等因素有关。
二、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1.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多见于30-60岁妇女,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患者常因剧烈瘙痒而搔抓,搔抓进一步加重皮损,形成苔藓样变,病变多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等处,病变皮肤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皱襞,一般无萎缩或粘连。
2.外阴硬化性苔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左右妇女多见,也可见于幼女。主要表现为外阴、肛周皮肤变薄变白、干燥皲裂,小阴唇变小、甚至消失,阴蒂萎缩且与其包皮粘连,严重者阴道口狭窄。幼女患者瘙痒症状多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外阴及肛周皮肤白色病变,青春期后有可能自行缓解。
三、外阴营养不良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外阴皮肤黏膜的色泽、形态、有无增厚、萎缩、皲裂等表现来初步判断。
2.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需在病变部位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区分是良性病变还是有恶变倾向等情况。
四、外阴营养不良的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或肥皂清洗外阴,不穿化纤内裤,避免搔抓和摩擦患处。对于幼女患者,家长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尿布。
心理调节:由于外阴瘙痒等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需关注患者情绪,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2.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外阴营养不良选择相应药物。对于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等;外阴硬化性苔藓可外用丙酸睾酮鱼肝油软膏等,但幼女患者一般不采用丙酸睾酮治疗,可选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等温和的药物。
3.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但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选择。
4.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反复药物治疗无效、有恶变倾向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有复发的可能,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幼女患者:家长要格外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穿着宽松舒适的棉质内裤,避免患处受到不良刺激。由于幼女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温和、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药物,且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诊。
2.育龄期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同时要注意药物对妊娠等的潜在影响,如果有生育计划需提前与医生沟通治疗方案的调整。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外阴营养不良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选择相对安全、对其他基础疾病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加强外阴局部的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