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主要指阿尔茨海默病是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有遗传因素及高龄、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心血管疾病等环境及其他因素,临床表现早期有近记忆障碍等,中期认知功能进一步减退等,晚期生活不能自理伴精神行为症状等,诊断通过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包括对症改善认知功能及生活方式干预,特殊人群中女性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管理,老年患者要综合考量基础疾病选择干预措施并做好照护。
一、定义
老年痴呆主要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匿,随时间推移逐渐损害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行为。
二、病因
(一)遗传因素
部分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与特定基因突变相关,如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早老素1(PSEN1)基因、早老素2(PSEN2)基因等发生突变可增加患病风险。
(二)环境及其他因素
高龄是重要危险因素,女性患病风险相对高于男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相关。
三、临床表现
(一)早期表现
主要为近记忆障碍,如经常遗忘近期发生的事情,对刚经历的对话、事件等难以回忆,而远期记忆相对保留较久;同时可出现轻度认知功能减退,如语言表达稍显迟缓、简单计算能力轻度下降等。
(二)中期表现
认知功能进一步减退,出现明显语言障碍,难以流畅表达想法;视空间障碍逐渐显现,如迷路、难以辨别物品位置等;执行功能障碍加重,如不能完成复杂的日常任务(做饭、穿衣等)。
(三)晚期表现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完全依赖他人照料;伴有精神行为症状,如幻觉、妄想、激越、攻击性行为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睡眠节律紊乱等情况。
四、诊断
(一)临床评估
通过详细采集病史,了解患者认知功能变化过程;采用标准化认知评估工具,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评估患者记忆、注意力、语言、视空间等多方面认知功能。
(二)影像学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见海马、内侧颞叶等部位萎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发现大脑特定区域葡萄糖代谢减低,有助于辅助诊断及与其他痴呆类型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
需进行血液、脑脊液等检查,排除其他可导致痴呆的原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缺乏、神经梅毒等。
五、治疗原则
(一)对症及改善认知功能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常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改善认知功能,同时针对精神行为症状,如出现幻觉、妄想等可在医生评估下谨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但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二)生活方式干预
鼓励患者进行认知训练,如拼图、阅读、下棋等,保持社交活动,维持一定的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女性患者
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相对较高,需更密切关注其基础疾病管理,如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量,优先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干预措施,照护者需给予耐心、细致的照护,避免让患者处于跌倒、烫伤等危险环境中,根据患者认知及功能状态动态调整照护方案,确保患者安全与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