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在症状表现、病因、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上有差异。症状表现上,风寒感冒一般体温轻度或不发热、怕冷明显、流清涕、咳痰清稀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紧;风热感冒多为中高热、怕冷轻、流黄涕、咳痰黄稠、舌苔薄黄、脉浮数。病因方面,风寒感冒因受凉寒邪从皮毛入;风热感冒因外感风热或体内有热再受风热之邪。治疗原则上,风寒感冒宜辛温解表,风热感冒宜辛凉解表。特殊人群中,婴幼儿要谨慎判断并适度护理,有基础病史宝宝需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症状表现差异
(一)风寒感冒
1.发热情况:一般体温轻度升高或不发热,这是因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阻碍阳气的正常宣发,人体产热相对受限。
2.怕冷表现:怕冷症状较为明显,宝宝会更倾向于多穿衣物、靠近温暖环境来缓解寒冷感,这是由于风寒外束,肌表被寒邪所闭,卫阳被遏,肌表失于温煦所致。
3.流涕特点:流清涕,清涕质地稀薄,这是因为风寒犯肺,肺失宣肃,津液上犯则为清涕。
4.咳痰情况:咳痰清稀色白,因为风寒之邪影响肺的功能,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且为清稀之状。
5.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脉象多为浮紧,浮脉主表,紧脉主寒,表示风寒之邪在表的脉象特点。
(二)风热感冒
1.发热情况:体温多为中度或高热,是因为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易导致人体阳气亢盛,出现发热较高的表现。
2.怕冷表现:怕冷症状相对较轻,宝宝可能只是稍有怕风,不像风寒感冒那样明显畏寒。
3.流涕特点:流黄涕,黄涕是因为风热之邪犯肺,肺经有热,蒸化津液,使鼻涕变得黏稠发黄。
4.咳痰情况:咳痰黄稠,风热犯肺,炼液为痰,所以痰液黏稠色黄。
5.舌苔脉象:舌苔薄黄,脉象多为浮数,浮脉主表,数脉主热,提示风热在表的脉象特征。
二、病因区别
(一)风寒感冒
多因宝宝受凉,如吹风、受凉夜卧等,寒邪从皮毛而入,侵袭肌表和肺卫,导致风寒感冒。比如在天气寒冷时,宝宝未做好保暖措施,就容易感受风寒之邪而发病。
(二)风热感冒
常因宝宝外感风热之邪,多发生在气候温暖多风的季节,或宝宝穿衣过多、室内温度过高等因素导致内热,再感受风热之邪而发病。例如春季或夏季,宝宝衣着过厚,体内有热,又接触到外界风热之邪,从而引发风热感冒。
三、治疗原则差异
(一)风寒感冒
治疗宜辛温解表,通过辛温的药物或方法来发散风寒,使肌表的风寒之邪得以疏散。可以让宝宝适当多喝些温热的白开水,有助于驱散寒邪,促进机体发汗解表。
(二)风热感冒
治疗宜辛凉解表,用辛凉的药物来疏散风热,解除肺卫之热。要注意让宝宝保持室内通风凉爽,避免再次受热加重病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婴幼儿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判断感冒类型时更要仔细观察症状。风寒感冒的婴幼儿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但保暖也要适度,避免过热加重风热表现;风热感冒的婴幼儿要注意环境温度不能过高,适当增减衣物,同时由于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若症状无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快可能导致风寒转风热或出现其他并发症等情况。
(二)有基础病史的宝宝
如果宝宝有先天性心肺疾病等基础病史,判断感冒类型时要更加谨慎,因为不同类型的感冒对这类宝宝的影响不同。例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若发生风热感冒,发热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而风寒感冒若处理不当导致病情发展,也可能影响心肺功能。所以这类宝宝出现感冒症状时,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都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呼吸、心率等情况,一旦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