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分为弥漫性脱发和脂溢性脱发。弥漫性脱发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均匀稀疏,诊断需结合病史等检查,治疗针对病因,预防要健康生活;脂溢性脱发与遗传和雄激素有关,男性多额颞向头顶延伸脱发,女性多头顶稀疏,诊断靠临床表现等,治疗有药物、手术等,预防要注意相关因素及头发护理。
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性脱发,主要与遗传因素和雄激素作用有关。遗传素质使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雄激素中的双氢睾酮与毛囊细胞内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导致毛囊微小化,毛发逐渐变细、变短,最终脱发。男性患者往往有家族遗传史,雄激素水平在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女性患者也与雄激素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不过相对男性来说,雄激素水平升高程度可能没有那么显著,但同样会影响毛囊的生长状态。
临床表现
弥漫性脱发:脱发通常是渐进性的,头发整体稀疏,但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头皮裸露区域,脱发分布比较均匀,可累及头顶部、额部等多个部位。不同病因导致的弥漫性脱发,其具体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因营养不良引起的弥漫性脱发,患者可能同时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因系统性疾病引起的,可能还会有原发病相关的症状,如红斑狼疮患者可能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等表现。
脂溢性脱发:男性患者多从前额两侧头发开始变得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发际线后移,头顶头发也逐渐稀疏,严重时头顶头发几乎脱光,但枕部及两侧颞部头发一般不受累;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头顶部头发逐渐稀疏,头发变细,但发际线一般不后移,脱发程度相对男性较轻,但也会逐渐加重,影响头发的整体密度和外观。另外,脂溢性脱发患者往往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的现象,头皮比较油腻,可能还会伴有瘙痒等症状。
诊断方法
弥漫性脱发: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家族史、疾病史、用药史、精神状态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还可能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维生素水平测定等,以明确可能导致弥漫性脱发的病因。例如,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弥漫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家族史进行诊断。典型的脂溢性脱发临床表现结合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一般即可初步诊断。对于一些不典型的情况,可能会借助毛发镜等检查手段,毛发镜下可以观察到毛囊的微小化等特征性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与预防
弥漫性脱发: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果是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需要治疗相应的内分泌疾病;如果是营养不良导致的,要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如果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调整药物;如果是精神压力过大引起的,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减轻压力。预防方面,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需要注意这些方面,例如青少年如果出现弥漫性脱发,要考虑是否有学习压力过大等因素,并及时调整;女性在产后等特殊时期,由于内分泌变化可能出现弥漫性脱发,要注意产后的身体调养。
脂溢性脱发:男性患者可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女性患者可使用抗雄激素药物等。另外,毛发移植等手术方法也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一种选择。预防脂溢性脱发,男性要注意避免长期高雄激素水平相关的不良因素,有家族遗传史的男性可早期关注头发情况;女性要注意调节内分泌,避免雄激素代谢异常等情况。对于有脂溢性脱发家族史的人群,从年轻时就要注意头发的护理,保持头皮清洁,避免过度烫染头发等损伤头发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