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会出现多种症状,包括月经紊乱(月经周期、经量改变)、血管舒缩症状(潮热、盗汗)、精神神经症状(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泌尿生殖系统症状(阴道干涩、尿频尿急)、骨骼肌肉症状(骨质疏松、关节疼痛)、心血管系统症状(血压波动、心悸胸闷),且各症状有其相应表现及机制。
一、月经紊乱相关表现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月经周期会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延长,原本规律的月经间隔时间逐渐变长,有时数月来一次月经;也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繁来潮;还可能出现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大量出血,或者月经量减少,逐渐绝经。这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波动或减少,导致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出现异常。例如,一项针对更年期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70%的更年期女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表现。
二、血管舒缩症状
(一)潮热
潮热是更年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表现为突然感到胸部、面部及颈部发热,随后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这种症状可能在白天或夜间睡眠时发作,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睡眠。其发生机制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失调有关。研究发现,约80%的更年期女性会出现潮热症状,且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存在个体差异。
(二)盗汗
更年期女性夜间可能出现盗汗现象,即睡眠中大量出汗,醒来后发现衣物被汗水浸湿。这也是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的表现,与潮热往往同时出现或相继发生,同样是因为雌激素水平变化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
三、精神神经症状
(一)情绪波动
更年期女性常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容易激动、烦躁、焦虑、抑郁等。例如,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这与更年期体内激素变化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水平改变会影响情绪调节。多项研究表明,约60%-70%的更年期女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问题。
(二)记忆力减退
部分更年期女性会感觉记忆力下降,表现为容易忘事,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忆模糊。这与雌激素对大脑神经细胞的营养和保护作用减弱有关,雌激素减少可能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
四、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一)阴道干涩
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分泌物减少,导致阴道干涩,性生活时可能出现疼痛不适。这会影响女性的性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夫妻关系。相关研究显示,约50%以上的更年期女性会出现阴道干涩的症状。
(二)尿频、尿急
更年期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的支持组织松弛,膀胱黏膜变薄,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甚至可能出现尿失禁,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更容易发生。这是因为盆底肌肉和尿道周围组织的支持功能下降,加上雌激素缺乏对尿道黏膜的影响。
五、骨骼肌肉症状
(一)骨质疏松
更年期女性骨代谢出现失衡,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丢失加快,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表现为腰背疼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严重时可能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椎体、髋部、腕部等。据统计,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绝经后5-10年内。
(二)关节疼痛
部分更年期女性会出现关节疼痛,多见于膝关节、肩关节等部位,疼痛可能呈游走性,与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以及关节软骨退变等因素有关。
六、心血管系统症状
更年期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可能出现血压波动,表现为血压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升高较为明显;还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这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减弱有关,雌激素缺乏会导致血脂代谢紊乱、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等,从而影响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