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可通过观察症状表现(如腹部不适、消化道症状、月经紊乱、消瘦乏力等)、进行身体检查(妇科检查、超声、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重视高危人群(家族史人群、携带相关基因突变人群)筛查来发现,自查不能替代专业诊断,可疑情况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早期治疗
一、观察症状表现
1.腹部不适:卵巢癌可能导致腹部出现持续的胀痛、隐痛等不适感觉。部分患者会发现腹部有逐渐增大的肿块,可在晨起空腹时平卧触诊腹部,若发现异常包块需引起重视。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占据腹腔空间并可能引发周围组织的牵拉等情况。对于有家族卵巢癌病史或自身有相关高危因素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腹部的这种异常变化,因为此类人群患卵巢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2.消化道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肿瘤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或者肿瘤释放的物质影响了机体的代谢和消化相关机制。年龄较大的人群相对更易受到这种消化道症状的影响,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胃肠道功能本身可能会有所减退,而卵巢癌带来的消化道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普通的消化系统疾病而被忽视。
3.月经紊乱:部分卵巢癌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改变、月经量异常等情况。例如原本规律的月经变得紊乱,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这是因为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内分泌器官,肿瘤可能会干扰卵巢的正常内分泌功能,从而影响月经。对于育龄期女性来说,月经紊乱可能更容易被察觉,但也容易被当作月经不调等常见妇科问题而未进一步排查卵巢癌。
4.消瘦乏力: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和乏力。肿瘤细胞生长会消耗机体大量能量,同时肿瘤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吸收,导致身体处于消耗状态,进而出现消瘦,而乏力则是身体能量不足的一种表现。老年人群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代谢减缓等情况,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更应警惕卵巢癌等疾病。
二、进行身体检查
1.妇科检查:专业医生通过妇科双合诊或三合诊等检查方式,触摸子宫、附件等部位,查看是否有异常的肿块、结节等情况。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卵巢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多次流产史、生育史等妇科相关病史的女性,在进行妇科检查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病史,以便医生更全面地评估情况。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通过腹部超声或阴道超声观察卵巢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等。超声检查无创、简便,可作为初步筛查卵巢病变的常用方法。对于肥胖女性,腹部超声可能受气体等因素影响,此时阴道超声可能更清晰地显示卵巢情况。
CT及MRI检查: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盆腔、腹腔内器官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对于判断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有无转移等有重要价值。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更高,在评估卵巢癌的盆腔内侵犯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方面有优势。对于一些复杂病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三、重视高危人群筛查
1.家族史人群:如果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等相关癌症的家族史,那么个体患卵巢癌的风险会增加。这类人群应比普通人群更频繁地进行卵巢相关的筛查,如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例如,若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卵巢癌,那么从较年轻的年龄开始就要加强监测。
2.携带相关基因突变人群:如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人群,其患卵巢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这类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更合适的筛查方式和筛查间隔,可能需要更早开始筛查以及采用更精准的检查手段来监测卵巢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自查方法只是初步的自我监测手段,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一旦通过自查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以便早期发现卵巢癌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