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损伤下肢瘫痪怎么做康复锻炼

来源:民福康

针对中枢神经损伤下肢瘫痪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以维持关节正常活动范围,肌力训练有助力运动和等长收缩训练,平衡与站立训练涵盖静态和动态平衡及站立训练,步行训练有平行杠内和辅助器具步行训练,还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床上和轮椅转移训练,不同人群训练需考虑其自身特点调整相关参数。

一、关节活动度训练

1.目的与意义:维持关节正常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和僵硬。对于中枢神经损伤下肢瘫痪患者,每天需要进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多个关节的被动活动。例如,髋关节可进行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膝关节进行屈伸活动,踝关节进行背屈和跖屈活动。一般每个关节每次活动5-10次,每天3-4组。

2.不同人群考虑:儿童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造成损伤;老年患者则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活动幅度和力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宜。

二、肌力训练

1.助力运动:在患者自身力量不足时,借助外力辅助进行肌肉收缩训练。比如进行股四头肌的助力收缩,家属或治疗师可在适当部位给予助力,让患者感受肌肉收缩的感觉,每次收缩保持3-5秒,重复10-15次,每天3-4组。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助力大小可根据其实际情况调整,儿童患者助力要更轻,老年患者助力要适中。

2.等长收缩训练:让肌肉在关节不动的情况下进行收缩,如让下肢肌肉进行等长收缩,持续收缩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这种训练对于不同人群都适用,但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收缩强度。

三、平衡与站立训练

1.平衡训练:

静态平衡训练:让患者在坐位或站位下保持身体平衡,可从简单的无支撑坐位平衡开始,逐渐过渡到有支撑站位平衡。例如在坐位时,让患者双眼平视前方,保持身体稳定,每次训练5-10分钟,每天2-3次。儿童患者进行静态平衡训练时,家长要在旁边保护,防止摔倒;老年患者要注意训练环境安全,避免周围有障碍物。

动态平衡训练:进行前后、左右方向的重心转移训练,如让患者在平行杠内进行身体重心的前后移动,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

2.站立训练:在患者具备一定平衡能力后进行站立训练。开始可借助站立架等辅助器具,逐渐过渡到无辅助站立。站立时间可从每次3-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不同年龄患者站立训练的时间和强度要根据其身体状况调整,儿童患者站立时间不宜过长,老年患者要注意站立时的血压变化,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四、步行训练

1.平行杠内步行训练:患者在平行杠内进行步行准备训练,包括踏步、移动重心等动作。先让患者练习在平行杠内双下肢交替移动,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对于儿童患者,要在家长和治疗师的陪伴下进行,确保安全;老年患者要注意步行速度不宜过快,保持稳定的节奏。

2.辅助器具步行训练:当患者在平行杠内步行有一定基础后,可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进行步行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并进行正确的使用方法指导,每次训练时间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一般从10分钟左右逐渐增加到30分钟左右,每天1-2次。

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1.床上转移训练:包括从卧位到坐位、坐位到卧位、卧位到站位的转移训练。例如从卧位到坐位,患者可先将身体转向一侧,用手臂支撑慢慢坐起。训练时要循序渐进,每次训练5-10分钟,每天3-4次。儿童患者进行床上转移训练时,家长要给予正确的协助方法;老年患者要注意转移过程中的身体协调和安全。

2.轮椅转移训练:如果患者需要使用轮椅,要进行轮椅与床、轮椅与马桶等的转移训练。训练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时,要确保轮椅与床平行且制动,患者平稳转移。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不同人群在轮椅转移训练时都要注意动作平稳,避免受伤。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瘫痪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应针对导致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神经损伤的恢复几率?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视神经损伤的恢复几率一般是不大的,如果只是有单纯水肿的症状,可以遵医嘱采用激素来进行治疗。但是若是视神经管断裂造成,考虑到是很难恢复的,在患病后正常会有视力下降等表现。还可以使用帮助神经恢复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定期到医院做复查,平时还要合理用眼。
神经损伤恢复几率是多少?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视神经损伤恢复几率百分之五十左右。视觉神经受到损伤后,应当积极的眼科进行治理,视觉得到改善的几率还是很大的,但是恢复到正常人值是不可能的,只能经过治疗改善视觉,同时需要调整好自己的休息时间,防止用眼过度,造成病情加重视觉恢复的几率就会下降。
颈椎病瘫痪的症状有哪些?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瘫痪症状主要是上下肢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开始时,两下肢的麻木、无力和棉絮状感觉很多见。然后再往严重一点,就会开始表现出走路脚没劲。比较严重的时候,表现出下肢僵硬、行走不稳、走得很重,表现出走路像踩棉花一样的那种感觉。
颈椎病手麻到瘫痪多长时间?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从表现出手麻到瘫痪的时间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可能是几十年,也有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几天。单纯的手的麻木并不能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看疾病的病程长短、病人的肌肉力量的减退程度以及影像学的描述,需要积极完善核磁共振检查。有的病人的手麻比较轻微,而有的病人非常重。如果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并且受到外伤
中枢神经损伤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如果病情是很不严重,是可以慢慢恢复的;但是如果病情严重,就可能会造成一些后遗症,因此造成脑部疾病。一旦确诊,尽早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能恢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神经损伤一般都可以恢复,但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比较久。如果是病人的神经损伤程度较轻,对功能没有导致影响时,则恢复时间较短。如果是导致了神经损伤的情况较为严重,则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神经损伤导致肌肉萎缩怎么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神经损害严重者早期可以行神经吻合术或者神经移植,可以药物减轻神经水肿,能吃点养神经的药物治疗。肌肉萎缩要注意平时能吃些高蛋白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神经损伤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桡神经损伤后造成的症状是可以缓解的,建议你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术后表现出垂腕,拇指不能伸,虎口区麻木,神经损伤根据损伤程度不同,恢复时间一般在3个月到1年左右,建议注意生活的护理。可适当做一些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止因经期抵抗力低而患上一些疾病。
嘴唇神经损伤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这样的情况需要慢慢恢复,不要着急!请保持好心情!注重卫生。吃少量的食物。视受伤的严重程度而定,有些可能一个月,有些就得要3个月。要进行肌电图检查,明确损伤的程度。并配合一些神经营养药。继续观察3个月,如果症状改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果症状不能改善。
大脑神经损伤能恢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脑神经损伤大多数不能够恢复,因为人体内的神经细胞恢复是最难的。如果大脑神经表现出损伤是否能恢复,还要看损伤的程度。如果脑细胞的损伤是轻度的,还处于可逆的阶段,如果没有继续表现出损伤,同时给予了积极的治疗,有些脑细胞的损伤是能够恢复的。对于比较重的脑神经一般不能恢复,这也是脑梗死或者脑出血表现出后遗
脑性瘫痪的孩子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燕群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脑性瘫痪的病人有肌张力高的,有肌张力低的,另外有一些偏瘫的,或者是这个有合并症的等等这些,合并有视觉异常听觉异常这种病人,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病人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比方说一个病人他的下肢的肌张力特别高,这个病人我们可能要选择包括蜡疗、中药熏蒸、水疗等等这些,当然也包括按摩,这些方法。有一部分可以解决,还有一部分他肌张力特别高的情况下
如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秦广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三甲
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除康复训练外除康复训练外,还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针灸、矫型工具的使用、手术治疗等,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轻度小儿脑瘫,治疗后可以接近正常化,恢复生活。中度和重度只能通过治疗,改善症状,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压迫神经不会瘫痪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压迫神经后,患者不一定会瘫痪,成人的神经有很多种,临床上将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神经有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以及混合神经、植物神经。瘫痪是运动神经引起功能的障碍,如果所压迫的神经没有运动成分,则患者就不会瘫痪;如果仅仅压迫感觉性神经,则可能会引起感觉障碍;如果压迫到中枢神经,比如脑部、脊髓,一旦压迫到神经中枢,则会引起相应管理区域功
面肌瘫痪术前术后应注意事项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单纯的面肌瘫痪,也就是平时所讲的面神经炎所引起的面肌瘫痪,很少需要做手术治疗,除非是因为长期以后,因为恢复不良而引起了口角痉挛,可以去做神经减压术呃,但是在做神经减压手术之前,其实可以先去肌注肉毒素,如果一定要去做手术治疗,则要做一下术前评估,比如肌电图啊,或者查一下是否有内科系统疾病等。而做完手术之后,还需要遵医嘱服用神经营养的药物,辅
面肌瘫痪早期症状?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分为中枢性面肌瘫痪和周围性面肌瘫痪。周围性面肌瘫痪就是面神经炎,在早期一般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受风寒的病史,之后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不对称等,表现为一侧眼力上下均受到影响。中枢性面肌瘫痪一般只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等症状。
面肌瘫痪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有周围性的面肌瘫痪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通常周围性的面肌瘫痪需要与面肌痉挛相鉴别诊断,同时还要与重症肌无力做鉴别诊断。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要明确是脑梗死、脑出血还是肿瘤占位等导致的。也有部分面肌瘫痪会伴有头痛、眼睛发红等表现。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