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指无器质性病变占比超90%,继发性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适)、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继发性痛经针对病因特殊治疗。不同人群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痛经各有特殊情况及应对,青春期加强知识科普和心理支持,育龄期区分原发性继发性并合理选择治疗,围绝经期警惕继发性痛经需详细检查针对性治疗。
一、痛经的定义
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种妇科常见症状。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
二、痛经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各年龄段女性,均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经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如散步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症状,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腹部的保暖,可使用热水袋等热敷,这对原发性痛经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因为寒冷刺激可能会加重子宫痉挛,而保暖有助于放松子宫肌肉。
心理调适: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加重痛经症状,不同年龄和生活状态的女性都应关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对痛经的影响。例如,青春期女性可能因对月经的不了解而产生焦虑,应给予正确的月经知识普及,缓解其心理负担。
(二)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痛经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子宫收缩和痉挛。适用于大多数痛经女性,尤其是原发性痛经。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的女性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口服避孕药:对于有避孕需求且适合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可通过抑制排卵,减少前列腺素生成来缓解痛经。适用于要求避孕且适合口服避孕药的继发性痛经和原发性痛经女性,但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吸烟、年龄较大等)的女性应避免使用,因为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等风险。
(三)针对继发性痛经的特殊治疗
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如果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继发性痛经,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综合制定。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可采用药物治疗如GnRH-a等,缩小异位病灶;对于无生育要求的较年长女性,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等。
针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子宫腺肌病引起的痛经,同样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或近绝经期的女性可试用药物治疗,如达那唑等;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女性可考虑子宫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三、不同人群痛经的特殊情况及应对
(一)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原发性痛经较为常见,多与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有关。由于对月经生理知识缺乏了解,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情绪,进而加重痛经。应加强月经生理知识的科普,让她们了解痛经是常见现象,通过上述一般治疗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大多可缓解症状,同时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二)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痛经需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对于有继发性痛经原因的(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同时,育龄期女性如果有避孕需求,口服避孕药是缓解痛经的一种可选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三)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出现的痛经要警惕继发性痛经的可能,因为此时期一些盆腔器质性疾病的发生率可能增加。需要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超声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然后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严重痛经,可能需要考虑更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手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