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早期有一般症状如低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喷射性呕吐,体征有脑膜刺激征早期轻微表现、眼部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等,辅助检查中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轻度增高、白细胞数轻度升高(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升高及糖和氯化物降低,头颅MRI较CT更易发现早期脑膜异常,婴幼儿表现更不典型,需与病毒性、化脓性脑膜炎等鉴别。
一、症状表现
(一)一般症状
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早期可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这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所致。同时还可能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表现,这与感染引起的全身不适以及毒素作用有关,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出现不愿意玩耍、活动减少等情况,因为身体处于不适状态,影响了其日常的活动意愿。
(二)神经系统表现
1.头痛:较为常见,是因为脑膜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刺激,导致脑膜刺激症状的早期表现之一。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头痛,但会出现哭闹、用手抓头或者头部转动时哭闹加剧等情况,这是由于颅内压力变化以及炎症刺激脑膜神经引起。
2.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因为结核性脑膜炎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呕吐中枢受到刺激。儿童呕吐时没有明显的恶心先兆,直接喷射而出,这与成人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表现相似,但儿童由于身体特点,可能更容易出现频繁呕吐,进而导致脱水等情况。
二、体征表现
(一)脑膜刺激征早期表现
颈项强直可能在早期尚未完全出现,但可表现为颈部稍有抵抗感,当家长试图活动儿童颈部时,能感觉到比正常儿童稍有阻力。克氏征和布氏征也可能有弱阳性表现,这是因为脑膜炎症刺激脊髓神经根所致,儿童由于配合度问题,体征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这些轻微的异常。
(二)眼部表现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眼部异常,如瞳孔改变,早期可能表现为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这是因为颅内病变影响了动眼神经等相关神经功能,由于儿童眼部神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这种神经功能的改变可能先从瞳孔对光反射开始体现。
三、辅助检查相关表现
(一)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压力可能轻度增高,这是由于炎症导致脑脊液分泌增多以及吸收障碍引起。通过脑脊液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数轻度升高,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这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脑脊液细胞改变特点,因为结核感染主要引起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2.脑脊液生化检查中,蛋白含量可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含量可能降低,这些生化指标的改变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帮助医生早期怀疑结核性脑膜炎。
(二)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或者仅表现为脑膜轻度强化等不典型表现。而头颅MRI检查相对更为敏感,早期可能发现脑膜增厚等轻微异常,这对于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有一定帮助,尤其是对于儿童,MRI在显示颅内软脑膜病变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更早地发现脑膜的异常改变。
四、不同年龄患儿的差异体现
对于婴幼儿来说,早期表现可能更不典型,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和神经系统表现外,可能更容易出现嗜睡、烦躁交替出现的情况,因为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和表达能力与年长儿不同,其精神状态的改变可能更为隐匿和多变。而年长儿可能相对能更明确地表达头痛等不适,但总体的早期表现核心是围绕感染中毒症状以及脑膜刺激相关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表现展开。
五、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需要与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相鉴别。病毒性脑膜炎一般发热相对较低,脑脊液细胞数多以淋巴细胞为主,但糖和氯化物多正常;化脓性脑膜炎病情进展相对较快,发热多为高热,脑脊液白细胞数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明显降低,这些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的脑脊液改变等有明显区别,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脑脊液等相关检查可以进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