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嗽的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和非感染因素(如过敏、气道异物、环境因素),不同年龄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有不同特点及应对,若孩子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高热、呼吸困难、咯血、精神萎靡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常见原因
(一)感染因素
1.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可导致咳嗽。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各种病原体侵袭。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除了咳嗽,还常伴有发热、流涕等症状,多见于冬春季,与儿童接触密集的环境有关。
2.下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起始,然后继发细菌感染。孩子可出现咳嗽、咳痰,初期为干咳,随后有痰,部分患儿伴有喘息。婴幼儿的支气管较细,感染时更容易出现气道狭窄,导致咳嗽加重。
肺炎: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或支原体感染肺部引起炎症。肺炎患儿咳嗽较为剧烈,可能伴有发热、气促、呼吸困难等表现,小婴儿可能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拒食、呛奶等。
(二)非感染因素
1.过敏因素
过敏性鼻炎引发咳嗽:孩子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后,引起鼻黏膜炎症,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部导致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常伴有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更易发生,且症状常在特定季节或接触过敏原时发作。
支气管哮喘: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接触过敏原、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可诱发咳嗽,多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性咳嗽,夜间及清晨症状易加重,长期哮喘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尤其多见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儿童。
2.气道异物: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孩子误将小物体(如花生米、小玩具等)吸入气道,可突然出现剧烈呛咳,随后出现长期咳嗽,且咳嗽特点较为特殊,常为阵发性咳嗽,同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等表现,若不及时取出异物,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3.环境因素
空气刺激:吸入刺激性气体(如烟雾、化学气味等)、空气污染严重时,可刺激孩子的呼吸道,引起咳嗽。例如,冬季室内使用取暖设备导致空气干燥,干燥的空气刺激气道可引发咳嗽;新装修的房屋中甲醛等有害气体超标,也会刺激孩子呼吸道出现咳嗽。
气候突变:气温骤降或空气湿度变化较大时,儿童呼吸道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咳嗽。比如季节更替时,早晚温差大,孩子未及时增减衣物,易因受凉而咳嗽。
二、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及应对
(一)婴儿期(0-1岁)
婴儿咳嗽往往不太容易表达,可能以呛奶、呼吸急促等表现为主。如果是呼吸道感染,小婴儿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等。若出现咳嗽伴有口周发绀,提示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肺部感染,应及时就医。对于过敏因素导致的咳嗽,要排查周围是否有过敏原,如尘螨、宠物毛发等,尽量保持婴儿居住环境清洁、通风。
(二)幼儿期(1-3岁)
此阶段儿童活动范围扩大,接触异物的风险增加,气道异物导致咳嗽的情况相对增多。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剧烈呛咳,要高度怀疑气道异物,及时送医。对于感染因素引起的咳嗽,也要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比如肺炎与支气管炎的症状有时较难区分,需要医生通过听诊、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在环境因素方面,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孩子接触刺激性气体。
(三)学龄前期(3-6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若因过敏咳嗽,要注意记录咳嗽发作与接触过敏原的关系,帮助医生明确过敏原。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一般病程相对较短,但也需关注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同时,学龄前期儿童开始在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交叉感染的风险存在,要提醒家长做好防护,如教导孩子正确洗手等。
三、就医建议
如果孩子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可能提示严重感染,如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2.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胸廓凹陷等,说明气道梗阻或肺部病变较重。
3.咳嗽伴有咯血:可能提示肺部血管受损等严重情况,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儿童相对少见,但也需重视)。
4.精神萎靡:孩子精神差、哭闹不止、食欲明显减退等,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身体状态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