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手足搐搦症的辅助检查包括血清钙测定(正常总钙2.25-2.27mmol/L,患儿常低于1.75-1.88mmol/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血磷测定(正常婴儿血磷1.3-1.9mmol/L,患儿可正常或偏高)、碱性磷酸酶测定(婴儿时期骨骼活跃致其水平偏高,患儿多正常或稍高)、脑电图检查(可发现异常脑电活动,需结合临床),还有面神经征(叩击面神经外侧端致同侧口角或眼睑抽动为阳性)、陶瑟征(袖带包裹上臂5分钟内出现痉挛为阳性)、腓反射检查(叩击腓神经致足向外侧收缩为阳性)等床边筛查方法辅助诊断。
婴儿手足搐搦症的辅助检查包括血清钙测定(正常总钙2.25-2.27mmol/L,患儿常低于1.75-1.88mmol/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血磷测定(正常婴儿血磷1.3-1.9mmol/L,患儿可正常或偏高)、碱性磷酸酶测定(婴儿时期骨骼活跃致其水平偏高,患儿多正常或稍高)、脑电图检查(可发现异常脑电活动,需结合临床),还有面神经征(叩击面神经外侧端致同侧口角或眼睑抽动为阳性)、陶瑟征(袖带包裹上臂5分钟内出现痉挛为阳性)、腓反射检查(叩击腓神经致足向外侧收缩为阳性)等床边筛查方法辅助诊断
一、血清钙测定
血清钙测定是婴儿手足搐搦症重要的检查项目。正常血清总钙浓度为2.25~2.27mmol/L(9~11mg/dl),婴儿手足搐搦症时血清总钙常低于1.75~1.88mmol/L(7~7.5mg/d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4mg/dl)。低钙血症是诊断婴儿手足搐搦症的关键依据之一,通过检测血清钙水平能直接反映体内钙的代谢状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婴儿,血清钙的正常范围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在上述标准范围内。若婴儿有相关临床症状且血清钙低于正常范围,需高度怀疑本病。
二、血磷测定
血磷测定也有一定意义。正常婴儿血磷浓度为1.3~1.9mmol/L(4~6mg/dl)。婴儿手足搐搦症时血磷可正常或偏高,血磷的变化可辅助判断钙磷代谢紊乱情况。不同年龄婴儿血磷正常范围会随生长发育略有不同,比如新生儿血磷相对偏高,随着月龄增长逐渐接近上述正常范围。血磷与血钙有一定的平衡关系,通过检测血磷能更全面了解钙磷代谢失衡情况,对婴儿手足搐搦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
三、碱性磷酸酶测定
碱性磷酸酶测定也是常用检查。碱性磷酸酶主要由骨骼、肝脏等组织合成,婴儿时期骨骼生长活跃,碱性磷酸酶水平会偏高。婴儿手足搐搦症患儿碱性磷酸酶多正常或稍高,该指标测定可反映骨骼的代谢情况,对排除其他骨骼相关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有一定价值。不同年龄婴儿碱性磷酸酶正常范围不同,比如1岁以内婴儿碱性磷酸酶可达250U/L左右,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下降至成人水平。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结合其他检查指标,有助于综合判断婴儿的健康状况及是否患有手足搐搦症。
四、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可发现异常脑电活动。婴儿手足搐搦症患儿由于低钙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脑电图可出现慢波增多等异常改变。但脑电图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因为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脑电图异常。对于不同月龄、性别婴儿,脑电图的正常表现有差异,比如新生儿脑电图有其自身特点,随着月龄增加脑电活动逐渐成熟。脑电图检查能从神经系统电活动方面为婴儿手足搐搦症的诊断提供辅助依据。
五、其他辅助检查
1.面神经征检查:用叩诊锤骤击患儿面神经外侧端,可引起同侧口角或眼睑抽动为阳性。该检查是一种简单的床边筛查方法,适用于婴儿手足搐搦症的初步判断。不同婴儿对刺激的反应可能略有不同,但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与低钙导致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有关。
2.陶瑟征检查: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打气使压力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内该手出现痉挛症状为阳性。此检查也可辅助判断婴儿是否存在低钙引起的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对于婴儿手足搐搦症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不同婴儿由于个体差异,检查时出现阳性结果的时间可能略有不同,但阳性表现符合低钙导致的神经肌肉反应异常特点。
3.腓反射检查:用叩诊锤骤击腓骨小头处的腓神经,引起足向外侧收缩为阳性。这也是评估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床边检查方法,阳性结果同样与低钙导致的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相关,可作为婴儿手足搐搦症辅助诊断的依据之一。不同婴儿的检查反应会因个体情况有差异,但阳性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提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