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夜间咳嗽可能由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明确,可通过调整睡眠姿势、保持空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等非药物干预,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儿童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
一、可能的原因
1.呼吸道感染
年龄因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比如婴幼儿期,呼吸道黏膜娇嫩,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袭。病毒感染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在夜间人体的生理节律变化可能使呼吸道分泌物引流相对不畅,炎症刺激导致咳嗽。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夜间睡眠时孩子处于平卧位,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刺激气道引发咳嗽。
生活方式:如果孩子白天活动量较大,吸入外界较多灰尘等刺激物,但夜间活动减少,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可能在夜间更明显地表现为咳嗽。
2.咳嗽变异性哮喘
年龄性别:儿童期高发,男女均可发病。其发病机制与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有关。夜间人体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诱发气道收缩,导致咳嗽。例如,夜间体内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相对降低,气道的反应性更容易增高,使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在夜间出现咳嗽症状。
生活方式:如果孩子接触过敏原,如夜间接触床上的尘螨等,容易诱发咳嗽。有些孩子可能在白天接触过敏原后症状不明显,夜间接触后引发咳嗽。
3.胃食管反流
年龄:婴幼儿期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婴儿的胃呈水平位,食管较短,括约肌张力低,在夜间平卧时,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孩子可逐渐改善,但仍有一些儿童可能持续存在。
生活方式:如果孩子晚餐进食过多、过饱,或进食后立即平卧,夜间胃食管反流的概率增加,从而导致夜间咳嗽。
二、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孩子的呼吸状况、肺部听诊等。如果是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听到肺部有啰音等异常呼吸音;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部听诊可能早期无明显异常,但发作时可闻及呼气相延长等;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可能无明显肺部体征,但可能有腹部相关的一些表现。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
过敏原检测:对于怀疑咳嗽变异性哮喘或与过敏相关的夜间咳嗽患儿,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过敏原及过敏原种类。
24小时食管pH监测:对于考虑胃食管反流引起夜间咳嗽的患儿,24小时食管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重要方法,可了解食管内pH变化,判断有无反流及反流程度。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调整睡眠姿势
年龄因素:对于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导致夜间咳嗽的情况,可将床头抬高30度左右,使孩子处于半卧位,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较大儿童也可适当调整睡眠姿势,尽量采取侧卧位,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减轻夜间咳嗽。
生活方式: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习惯,在孩子入睡过程中适时调整体位。
2.保持空气湿润
年龄性别:无论男女儿童,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可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60%左右,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加湿器的清洁,防止滋生细菌等。比如在冬季室内供暖时,空气干燥,使用加湿器能有效缓解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减轻夜间咳嗽。
生活方式:定期清洁加湿器,根据室内环境适时调整加湿器的使用时间和湿度设置。
3.避免接触过敏原
年龄性别:对于儿童,尤其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相关的夜间咳嗽,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对于尘螨过敏的孩子,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品等。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过敏原的途径可能不同,要针对性避免。
生活方式:了解孩子可能接触的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在相应季节或情况下避免孩子接触这些过敏原,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有宠物的家庭定期清洁宠物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
婴幼儿夜间咳嗽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有无呼吸困难等。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在调整睡眠姿势等护理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对婴幼儿造成额外的伤害。
2.有基础疾病的儿童
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出现夜间咳嗽,要更加谨慎对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孩子对咳嗽的耐受及病情的发展,要密切观察咳嗽的变化以及是否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相关的症状,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能会出现面色改变、喂养困难等,一旦有异常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