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耳部疾病中梅尼埃病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诱因有劳累等,耳石症与耳石脱离刺激半规管毛细胞有关,头部外伤等可增加风险;前庭神经炎多因病毒感染累及前庭神经所致,劳累等易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脑血管病的缺血性和出血性分别与血管梗死、破裂出血致前庭神经相关脑区受影响有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等,脑部肿瘤会压迫前庭神经及相关结构;其他系统疾病中心血管疾病的低血压、心律失常会致脑部供血不足,眼部疾病的眼肌麻痹会通过视觉-前庭反射引起眩晕,全身性疾病的药物中毒可损害前庭神经,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发病风险各异。
一、耳部疾病相关原因
1.梅尼埃病:
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内耳膜迷路积水会导致膜迷路扩张,影响内耳的平衡感受器(前庭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从而引起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其具体的发病诱因可能与劳累、精神紧张、变态反应等有关,多见于中青年人,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因上述诱因的接触频率不同而有差异,有耳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耳石附着于耳石膜上,当一些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的内淋巴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有增加趋势,生活方式中头部外伤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耳部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前庭神经炎相关原因
1.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累及前庭神经所致。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病毒感染引起前庭神经的炎症反应,导致前庭功能障碍,出现眩晕症状,眩晕程度多较剧烈,可持续数天至数周,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中身体抵抗力较低时(如劳累后)易诱发,有病毒感染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原因
1.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发病机制:如脑梗死,当供应前庭神经核等相关脑区的血管发生梗死时,会影响前庭神经核的正常功能,导致眩晕。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等。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增大,容易发生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脂质含量高,易在血管壁沉积,导致血管狭窄;吸烟和酗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管功能。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和女性发病风险因上述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不同而有差异,有相关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明显升高。
出血性脑血管病:
发病机制:如脑出血,当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压迫周围脑组织,包括前庭神经相关的脑组织时,会引起眩晕等症状。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压突然升高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中老年人群高发,男性和女性发病风险与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关联相关,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良的人群发病风险极高。
2.脑部肿瘤:
发病机制:颅内肿瘤如听神经瘤等,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压迫前庭神经及相关结构,导致前庭功能异常,出现眩晕症状。肿瘤的生长是逐渐性的,早期可能症状不典型,随着肿瘤增大,症状逐渐明显,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有脑部肿瘤家族史或长期接触某些致癌因素(如放射性物质等)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四、其他系统疾病相关原因
1.心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如低血压,当人体血压过低时,脑部供血不足,包括前庭器官的供血不足,可引起眩晕。体质虚弱者、长时间站立或突然站立的人群易发生低血压性眩晕,老年人由于血管调节功能下降,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血容量变化等因素增加发病风险,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体质虚弱的人群发病风险较高。
心律失常: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眩晕症状。有心脏病病史的人群,尤其是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发病风险较高,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和女性发病风险因基础心脏疾病的不同而有差异。
2.眼部疾病:
发病机制:如眼肌麻痹,当眼部肌肉运动不协调时,会影响人体的视觉平衡功能,进而通过视觉-前庭反射引起眩晕。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可能累及眼部肌肉导致眼肌麻痹,中老年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眼部肌肉相关的病变,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身体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眼部肌肉功能,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较高。
3.全身性疾病相关的中毒因素:
发病机制:如药物中毒,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等)、抗癫痫药等,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可能会损害前庭神经,导致眩晕。不同年龄对药物的耐受和代谢能力不同,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中毒的耐受性更差,更容易受到药物中毒导致的眩晕影响;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也更容易发生药物中毒性眩晕;女性在孕期、哺乳期由于生理状态特殊,药物代谢等情况与常人不同,使用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有药物使用史尤其是长期或不当使用某些易导致前庭神经损伤药物的人群发病风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