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呕吐的常见原因包括耳部疾病(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神经系统疾病(如后循环缺血、小脑梗死或出血)、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低血糖);评估与检查有体格检查(耳部、神经系统检查及血压测量)和辅助检查(听力学、前庭功能、头颅影像学检查及血糖检测);处理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耳部、神经、全身性疾病分别处理)和对症支持治疗(止晕止吐、休息饮食支持);特殊人群中儿童要排查耳部等情况、老年人警惕脑血管病及谨慎用药、孕妇需谨慎处理且用药谨慎。
一、眩晕呕吐的常见原因
(一)耳部疾病
1.梅尼埃病: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患者会出现发作性眩晕,常伴耳鸣、听力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研究表明,梅尼埃病的眩晕发作具有突然性,持续时间多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是由于耳石脱落后,头部位置改变时诱发的眩晕。眩晕发作与头部位置变化密切相关,比如从卧位坐起、躺在床上翻身等动作可诱发,一般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1分钟,但会反复发作,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二)神经系统疾病
1.后循环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后循环主要供应脑干、小脑等部位的血液,当后循环缺血时,可出现眩晕、呕吐症状,还可能伴有复视、吞咽困难、肢体麻木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
2.小脑梗死或出血:多发生于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起病较急,除了眩晕、呕吐外,还可出现共济失调(如行走不稳、持物不稳)、构音障碍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三)全身性疾病
1.高血压:血压波动较大时,尤其是血压突然升高,可引起头晕、眩晕,并伴有恶心、呕吐。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容易出现此类症状,而且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都可能发生,老年人相对更为常见。
2.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不规范的人群,以及长时间未进食的人群。低血糖时除了眩晕、呕吐外,还可伴有出汗、心悸、饥饿感等症状,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如果长时间未进食也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导致眩晕呕吐。
二、眩晕呕吐的评估与检查
(一)体格检查
1.耳部检查:观察外耳道、鼓膜情况,进行听力测试等,以排查耳部疾病导致的眩晕呕吐。比如耳石症患者通过变位试验可明确诊断。
2.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神志、cranialnerves(颅神经)、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反射等,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病变。例如后循环缺血患者可能出现眼球震颤、肢体肌力减退等阳性体征。
3.血压测量:测量患者不同时间的血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排查高血压相关因素。
(二)辅助检查
1.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有助于诊断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纯音测听可以了解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声导抗可以反映中耳的功能状态。
2.前庭功能检查:如眼震电图等,评估前庭系统的功能,帮助诊断耳石症、梅尼埃病等前庭相关疾病。眼震电图可以记录眼球震颤的情况,从而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
3.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对于排查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具有重要意义。头颅CT可以快速发现脑出血等病变,头颅MRI对于后循环缺血、小脑梗死等病变的诊断更为敏感。
4.血糖检测:对于怀疑低血糖的患者,及时检测血糖水平,明确是否存在低血糖情况。
三、眩晕呕吐的处理原则
(一)针对病因治疗
1.耳部疾病:如果是梅尼埃病,可给予改善内耳循环、减轻迷路水肿等治疗;耳石症则通过复位治疗来解决耳石脱落的问题。
2.神经系统疾病:后循环缺血需要改善脑循环,小脑梗死或出血则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抗凝、止血、降颅压等治疗。
3.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要调整降压药物,平稳控制血压;低血糖患者则需要及时补充糖分,纠正低血糖状态。
(二)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眩晕呕吐明显的患者,可给予止晕、止吐药物对症处理,但需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谨慎,尤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比如儿童使用止吐药物需要特别谨慎,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同时,要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导致眩晕加重,注意保持环境安静,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等支持治疗。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眩晕呕吐时,要特别注意排查是否有耳部感染、先天性内耳发育异常等情况。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发热、耳部疼痛、精神状态改变等。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提供儿童的病史、饮食情况等信息。治疗上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保持安静、适当休息等,如果需要药物治疗,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剂量和禁忌,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二)老年人
老年人眩晕呕吐要警惕脑血管疾病等严重情况。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在处理眩晕呕吐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在控制眩晕呕吐症状的同时,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水平,避免因治疗眩晕呕吐而加重基础疾病。同时,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在使用止晕、止吐药物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孕妇
孕妇出现眩晕呕吐需要谨慎处理,首先要排查是否有妊娠期高血压、内耳疾病等情况。由于孕妇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评估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如果需要药物治疗,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