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发烧由病原体感染引起,体温有一定规律,伴随症状与病原体相关,诊断靠病史、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以对症和病因治疗为主;癌症发烧机制复杂,体温多样,伴随癌症相关症状,诊断需加肿瘤相关检查,治疗要先明原因,肿瘤引起则抗肿瘤,感染引起则抗感染,不同人群治疗有差异。
一、定义与机制
普通发烧:通常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升高,从而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不同年龄段人群普通发烧的机制基本相似,但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在相同病原体感染下更容易出现发烧情况,且体温波动相对较大。
癌症发烧: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机制较为复杂。一方面,肿瘤细胞自身会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等致热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烧;另一方面,癌症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合并感染,感染也会导致发烧。癌症患者的发烧情况在不同病情阶段、不同癌症类型中表现有所差异,例如晚期癌症患者由于身体状况较差,更容易反复出现发烧症状,且可能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二、体温特点
普通发烧:体温变化相对有一定规律,一般体温升高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多为低热(体温37.3-38℃)或中度发热(体温38.1-39℃),少数可能出现高热(体温39.1-41℃)。体温波动与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情况相关,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发烧,在病情好转过程中体温会逐渐下降至正常。不同性别在普通发烧时体温表现无显著本质差异,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基础体温略有不同,可能对发烧时体温的感知等有一定影响,但体温本身的变化规律与男性无根本区别。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普通发烧后,通过休息、适当补液等,体温恢复相对较快;而生活方式不良,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人群,可能恢复相对较慢。
癌症发烧:体温特点多样,可能持续低热,也可能出现不规则发热,部分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且持续不退。癌症患者若合并感染,体温特点可能类似普通感染性发烧,但往往还伴有癌症本身相关的表现,如体重下降、肿瘤局部症状等。在不同年龄的癌症患者中,儿童癌症患者发烧可能更需要关注,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且免疫力与成人不同,癌症发烧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等产生更明显影响;老年癌症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发烧后恢复更困难,且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
三、伴随症状
普通发烧:伴随症状主要与引起发烧的病原体相关。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发烧常伴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普通发烧可能伴有局部感染部位的症状,如肺炎引起的发烧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等,尿路感染引起的发烧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不同性别在伴随症状上无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健康人群普通发烧伴随症状相对较轻,恢复后伴随症状多消失;生活方式不良人群可能伴随症状持续时间稍长或更容易反复出现伴随症状。
癌症发烧:除了发烧本身,还常伴有癌症相关的伴随症状。如肿瘤压迫或侵犯组织引起的症状,肺癌引起发烧时可能伴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结肠癌引起发烧时可能伴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癌症患者发烧时,伴随症状往往提示肿瘤的进展或转移等情况,老年癌症患者由于身体耐受性差,伴随症状可能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儿童癌症患者伴随症状可能更突出,且需要综合考虑癌症对儿童生长发育等多方面的影响。
四、诊断方法
普通发烧:主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发烧的起病情况、伴随症状、接触史等,然后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可能感染的部位,如肺部听诊、腹部触诊等。还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也可辅助判断是否为感染性发烧及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年龄人群在血常规等检查结果的正常参考值略有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等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要依据儿童的正常参考值进行判断。
癌症发烧:除了上述普通发烧的诊断方法外,还需要进行肿瘤相关的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等,可发现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等;肿瘤标志物检测,不同癌症有不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升高提示肝癌可能,癌胚抗原升高提示多种癌症可能,但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癌症发烧,需要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对于癌症患者,还需要动态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以辅助判断发烧是否与肿瘤进展等相关。在特殊人群中,如老年癌症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选择相对温和的检查方式;儿童癌症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
五、治疗原则
普通发烧:以对症治疗为主。低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体温超过38.5℃且患者有不适症状时,可根据情况使用退烧药,但要注意不同年龄儿童使用退烧药的种类和剂量有严格规定,避免使用不当对儿童造成伤害。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等。生活方式健康人群在普通发烧治疗中恢复相对顺利,生活方式不良人群在治疗后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康复。
癌症发烧:首先要明确发烧的原因,若是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烧,可根据病情采用抗肿瘤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等,通过控制肿瘤生长来缓解发烧症状;若是合并感染引起的发烧,则需要使用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但要注意癌症患者免疫力低下,使用抗生素时要谨慎,避免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对于癌症患者的发烧治疗,要在保证患者舒适度的前提下进行,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发烧带来的不适,同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如老年癌症患者身体机能差,治疗时要更注重对身体的保护,儿童癌症患者则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