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会增加脑出血风险,其机制包括使血压升高、影响凝血功能、改变脑血管结构;不同饮酒量中少量饮酒也有潜在风险,中度、重度饮酒风险依次增高;老年人、有脑血管基础疾病人群、女性等特殊人群饮酒后脑出血风险更高,需严格限制饮酒或戒酒。
一、喝酒增加脑出血风险的机制
1.血压方面
酒精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同时还会促使血管紧张素Ⅱ等缩血管物质分泌增多,从而引起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者更容易出现高血压,而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者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不饮酒者,血压的波动会使脑血管承受更大的压力,当脑血管存在薄弱环节时,就容易破裂出血。例如,有长期饮酒史的人群,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往往较正常人群更高,这种持续的高血压状态会逐渐损伤脑血管的内膜,使血管弹性降低,增加脑出血的发生几率。
另外,酒精还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进一步影响血管的正常调节功能,不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进一步加剧脑出血的风险。
2.凝血功能方面
酒精会干扰凝血因子的合成,影响血小板的功能。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酒精会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使血液的凝固时间延长。同时,酒精还可能影响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当凝血功能异常时,即使脑血管受到的压力不是特别大,也可能因为自身的凝血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地修复受损血管,从而增加脑出血的发生可能。比如,长期饮酒者在受到轻微头部外伤等情况时,就可能比不饮酒者更容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从侧面反映出饮酒对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与脑出血风险增加有关。
3.脑血管结构方面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脑血管发生病变,使脑血管壁变薄、弹性减退。酒精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脑血管的管腔狭窄,血流阻力增加,同时病变的血管壁更加脆弱。当血压波动时,脆弱的脑血管就容易破裂出血。有研究通过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发现,长期饮酒的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存在明显的动脉硬化表现,血管壁的厚度和弹性与不饮酒的脑出血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饮酒通过影响脑血管结构增加了脑出血的发生风险。
二、不同饮酒量与脑出血风险的关系
1.少量饮酒
目前研究认为,少量饮酒(如每天饮用少量葡萄酒等)对脑出血的影响可能相对不明确,但也有一些研究提示即使是少量饮酒也可能存在一定潜在风险。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完全不饮酒者相比,少量饮酒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虽然增加幅度相对较小,但仍然不能忽视。不过,对于少量饮酒与脑出血的确切关系还需要更多大规模、长期的研究来进一步明确,但从现有研究趋势来看,少量饮酒也不是绝对安全的,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脑血管的状态,增加脑出血的潜在风险。
2.中度饮酒
中度饮酒指的是每天饮酒量达到一定程度,例如每天饮用相当于酒精量在20-40克左右的酒(不同酒类换算不同,如啤酒约400-800毫升,白酒约50-100毫升等)。这类饮酒者脑出血的风险明显高于不饮酒者。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度饮酒者发生脑出血的概率是不饮酒者的数倍。因为中度饮酒时,酒精对血压、凝血功能和脑血管结构的不良影响会更加显著,血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凝血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脑血管病变也更为明显,所以中度饮酒会大大增加脑出血的发生风险。
3.重度饮酒
重度饮酒是指每天饮酒量超过上述中度饮酒的量,酒精摄入量相当于每天酒精量在40克以上。重度饮酒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极高。重度饮酒会使血压急剧波动,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脑血管病变也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脑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临床中经常可以看到重度饮酒后突发脑出血的患者,这类患者病情往往比较严重,预后也相对较差。例如,一些长期重度饮酒的患者,在一次大量饮酒后很快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脑出血的典型症状,经头颅CT等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其发病机制与重度饮酒对脑血管的多方面严重损害密切相关。
三、特殊人群饮酒与脑出血风险
1.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脑血管就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而老年人如果有饮酒习惯,尤其是长期饮酒,会进一步加重脑血管的病变。老年人代谢酒精的能力下降,酒精在体内停留时间更长,对血管的持续损害更严重。所以老年人饮酒后发生脑出血的风险比年轻人更高。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严格限制饮酒,最好能够戒酒,以降低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例如,一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长期每天饮用较多量的酒,其发生脑出血的概率远远高于同年龄段不饮酒的老人,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对酒精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都不如年轻人,酒精对其脑血管的损害更加突出。
2.有脑血管基础疾病人群
本身已经患有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的人群,饮酒会极大地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对于这类人群,饮酒是绝对禁忌的。因为他们的脑血管已经处于比较脆弱或者异常的状态,酒精的刺激会进一步破坏脑血管的稳定性。比如,有脑动脉硬化的患者,饮酒后血压波动会更加明显,同时血管壁的脆性因为酒精的作用而进一步增加,更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对于有脑血管畸形的患者,饮酒会使血管内压力变化更大,畸形血管破裂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从而引发脑出血。所以这类人群必须严格戒酒,并且要积极治疗基础脑血管疾病,控制其他危险因素,以降低脑出血的发生几率。
3.女性
女性在饮酒后相对男性更容易受到酒精的影响而发生脑出血。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女性的身体对酒精的代谢速度可能相对较慢,并且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等因素也可能影响酒精对血管的作用。有研究发现,相同饮酒量下,女性发生脑出血的风险高于男性。例如,同样是每天饮用一定量的酒,女性出现脑出血的概率比男性更高,所以女性应该更加注意控制饮酒量,避免因为饮酒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同时,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如孕期、更年期等,身体对酒精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这些特殊阶段更要谨慎饮酒,因为孕期饮酒还可能对胎儿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而更年期女性本身内分泌等发生变化,饮酒对脑血管的影响可能也会有所改变,需要特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