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患者艾灸时,可选择足三里穴、中脘穴、脾俞穴等穴位。

1.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艾灸此穴可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适合食少腹胀、大便溏泄的脾虚患者。建议采用温和灸法,每次15-20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宜,阴虚内热者慎用。
2.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是任脉与胃经交会穴。艾灸中脘能健脾和胃、通腑降气,对胃痛、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显著缓解效果。可采用隔姜灸法增强温中散寒作用,阴虚火旺者慎用。
3.脾俞穴
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脾脏背俞穴。艾灸脾俞能直接振奋脾阳,改善肢体困重、面色萎黄等运化失常症状。建议采用回旋灸法,配合膀胱经其他穴位增强效果,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灸疗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