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1.认知行为疗法
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常见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包括睡眠限制疗法(严格规定卧床时间)、刺激控制疗法(仅在有睡意时上床)和睡眠卫生教育(建立规律作息)。通过调整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减少焦虑情绪。
2.药物治疗
短期可使用非苯二氮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等,起效快且成瘾性低。抗抑郁药,如曲唑酮、米氮平等,对伴焦虑抑郁的失眠患者效果显著。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长期依赖。
3.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每日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周末偏差不超过1小时。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可进行冥想或阅读。卧室保持黑暗、安静,温度控制在18-22℃。白天适度运动,但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
治疗期间需避免白天长时间补觉,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若持续3个月以上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应及时到睡眠专科就诊,排查焦虑症、抑郁症等共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