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胃肠炎可采取补液、调整饮食、对症治疗等方法治疗。
1.补液
急性胃肠炎会导致儿童呕吐、腹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易引发脱水。轻中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剂量冲调,少量多次喂服,每次10-2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喂服导致呕吐;重度脱水需立即就医,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快速纠正脱水,防止休克等严重后果。
2.调整饮食
急性期可暂时禁食1-2小时,缓解后从流质食物开始,如米汤、稀粥、口服补液盐,避免牛奶、豆浆、甜食等易产气或刺激肠胃的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烂面条、蒸蛋羹,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饮食调整需遵循“少量多次、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则,避免过早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食物,防止加重肠胃不适。
3.对症治疗
如果儿童呕吐频繁,可遵医嘱使用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等,可缓解呕吐症状;腹泻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等药物,可保护胃肠黏膜,减少肠道刺激,吸附肠道内有害物质;如果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5℃),可使用儿童专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