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多与脾胃虚弱、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有关,常表现为头身困重、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症状。中医通过健脾祛湿、清热燥湿或温阳化湿等方法调理,常用药物有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水、二妙丸、五苓散等。

1.参苓白术散
由人参、茯苓、白术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湿气重,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服药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2.藿香正气水
含广藿香、紫苏叶等成分,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多用于外感暑湿或饮食不节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尤其适合夏季湿气重伴发热头痛者。
3.二妙丸
以苍术、黄柏为主药,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适用于湿热下注导致的足膝红肿、下肢沉重或女性带下色黄。脾胃虚寒者需在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
4.五苓散
含泽泻、猪苓等成分,可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阴虚津亏者慎用,服药期间需控制食盐摄入量。
用药前需经中医师辨证,根据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药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出现舌苔厚腻发黄、口苦口黏等,应及时就医排查慢性疾病。治疗期间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久居潮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