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方案主要包括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姑息化疗、剂量密集型化疗和节拍化疗五种,具体方案需遵医嘱根据肿瘤分期、分子分型及患者耐受性制定。
1.新辅助化疗
在手术前进行,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或需降期手术的患者。通过缩小肿瘤体积,提高保乳手术成功率,同时能早期评估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常用方案包括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或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等。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心脏毒性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2.辅助化疗
在手术后实施,旨在降低复发风险,适用于中高危复发风险患者。常用方案包括AC-T(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TC(多西他赛+环磷酰胺)等。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或淋巴结阳性患者,可能联合卡铂增强疗效。化疗周期通常为4-8个疗程,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并根据激素受体状态可能联合靶向治疗。
3.姑息化疗
针对转移性乳腺癌,以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为主。常用药物有卡培他滨、长春瑞滨、艾立布林等单药或联合方案。对于HER2阳性患者,可联合曲妥珠单抗等药物。治疗需权衡疗效与毒性,优先选择副作用较小的方案,并根据既往治疗史选择交叉耐药性低的药物。
4.剂量密集型化疗
通过缩短给药间隔增强疗效,如双周方案替代传统三周方案。代表方案为剂量密集型AC序贯紫杉醇,需配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该方案可能提高高危患者的生存获益,但骨髓抑制和感染风险增加,需严格监测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5.节拍化疗
采用低剂量持续给药方式,通过抗血管生成作用抑制肿瘤进展。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联合甲氨蝶呤,或长春瑞滨单药等。适用于老年或体能状态较差的患者,具有口服给药便利、毒性较低的特点。治疗期间仍需关注长期用药可能导致的骨髓抑制和肝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