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突然呕吐原因多样,包括喂养不当、消化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原因等,应对时要采取一般护理如让孩子侧卧位、暂时禁食等,还要密切观察病情,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呕吐频繁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常见原因
(一)喂养不当
1.婴儿期:婴儿胃肠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若喂奶量过多、喂奶速度过快,或在哭闹时喂奶,都容易吞入大量空气,从而引发呕吐。例如,一次性给婴儿喂过多配方奶,就可能导致突然呕吐。
2.幼儿及儿童期:儿童暴饮暴食、食用过多油腻或刺激性食物,也会引起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出现突然呕吐。比如进食大量油炸食品后可能很快就会呕吐。
(二)消化系统疾病
1.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如轮状病毒等)或细菌感染引起,除了突然呕吐外,常伴有腹泻、腹痛等症状。儿童在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后容易感染,发病较急。
2.幽门梗阻:常见于幽门附近的溃疡或炎性病变,由于幽门部位狭窄,食物通过受阻,会出现反复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且呕吐量较大。
3.肠梗阻:小儿肠梗阻可由肠套叠、肠扭转、先天肠道畸形等引起,除呕吐外,还会有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呕吐多为频繁的阵发性发作。
(三)感染性疾病
1.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由于发热、炎症刺激等原因,可能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症状,常伴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比如小儿患肺炎时,可能在发热、咳嗽的同时突然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由于颅内压增高,会出现喷射性呕吐,同时可能伴有头痛、发热、嗜睡、抽搐等症状,多见于儿童。
(四)其他原因
1.食物过敏:儿童对某些食物过敏时,除了皮肤出现皮疹、瘙痒等表现外,也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突然呕吐,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鸡蛋、海鲜等。
2.晕车、晕船:儿童在乘车、乘船时,由于运动刺激前庭器官,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呕吐,多发生在出行途中,有明确的接触诱因。
3.代谢紊乱:如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等)、酸中毒等,也可能导致小儿突然呕吐,常伴有精神萎靡、乏力等表现,多有基础疾病或特殊病史。
二、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一般护理
1.体位:让孩子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如果是婴儿,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
2.暂时禁食:在呕吐发生后的短时间内(一般1-2小时),暂时停止进食进水,让胃肠道得到休息,但可以少量多次给孩子喝些温水,防止脱水。
(二)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孩子呕吐的频率、呕吐物的性状(如是否为咖啡色、是否含有胆汁、是否有血丝等)、伴随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精神状态等)。如果呕吐频繁、呕吐物异常、伴有高热、精神差、抽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呕吐时更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婴儿不会咳痰,呕吐物容易堵塞气道。在护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晃动婴儿。
2.儿童:较大儿童要耐心沟通,了解其不适感受,安抚其情绪,配合就医检查等。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后续的处理,如必要时的补液等治疗。
总之,小孩突然呕吐的原因较多,家长需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