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呕吐的原因多样,包括消化系统的喂养不当、胃肠感染、消化不良,非消化系统的呼吸道感染、神经系统问题、其他系统疾病,还有环境、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等;孩子出现呕吐时家长要观察相关情况,偶尔轻微呕吐可先暂停进食等,频繁呕吐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小婴儿要特别注意精神状态和呕吐情况。
一、消化系统问题
1.喂养不当: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若一次性喂食过多、过快,或喂奶后频繁翻动孩子,都可能引发呕吐。例如,家长给宝宝喂奶时,奶瓶流速过快,宝宝来不及吞咽就会吸入空气,从而导致呕吐。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暴饮暴食、食用过多油腻、刺激性食物也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呕吐。
2.胃肠感染: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胃肠道,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主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等。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污染食物后被儿童摄入,也会导致胃肠道炎症引发呕吐。这种情况在儿童集体生活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更容易发生,因为儿童之间密切接触容易互相传染。
3.消化不良:儿童的消化酶分泌相对不足,若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过多肉类、油炸食品等,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表现为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等。尤其是本身胃肠功能较弱的孩子,更易发生此类情况。
二、非消化系统问题
1.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刺激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呕吐。例如,孩子患感冒时,除了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外,可能同时伴有呕吐。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病情较重时也可能出现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刺激导致呼吸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胃肠道功能。
2.神经系统问题: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喷射性呕吐,同时还可能伴有头痛、发热、嗜睡、惊厥等症状。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等,也可能因压迫脑组织导致呕吐,但相对较少见。对于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尤其是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高度警惕神经系统疾病。
3.其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除了有糖尿病的相关表现外,也可能出现呕吐症状;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也可能影响机体代谢引发呕吐。此外,耳源性疾病如梅尼埃病,由于内耳平衡感受器受到影响,也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呕吐,常伴有眩晕、耳鸣等症状。
三、其他因素
1.环境因素:气温变化过大,孩子腹部着凉,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呕吐。例如,夜间孩子踢开被子,腹部暴露在外,容易受寒引发呕吐。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在服用后可能出现呕吐的副作用,如抗生素、退烧药等。不同孩子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有的儿童在服用特定药物后就可能出现呕吐反应。
3.心理因素:较大的儿童在精神受到刺激、紧张、焦虑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呕吐症状,称为心因性呕吐。比如在考试前、换环境等情况下,孩子可能因为心理因素而发生呕吐。
当孩子出现呕吐时,家长首先要观察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状等情况。如果是偶尔一次轻微呕吐,可先暂停进食一段时间,让胃肠道得到休息,然后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但如果呕吐频繁、呕吐物伴有胆汁、血性物质,或孩子出现精神萎靡、发热、腹痛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腹部超声、头颅CT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小婴儿,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和呕吐情况,因为婴儿呕吐容易导致脱水等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