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眼需控制时长并调整距离,改善用眼环境要保证光线适宜及调整屏幕参数,眼部放松可做转眼运动和远眺,饮食调节要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及补充叶黄素,还需适度眨眼以保持眼睛湿润缓解眼疲劳。
一、合理用眼
1.控制用眼时长: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例如工作或学习时,可设置闹钟提醒,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或书本等。对于儿童青少年,由于其眼睛仍在发育阶段,更要严格控制用眼时间,防止眼疲劳加重。年龄较小的儿童每次连续用眼时间应更短,如3-6岁儿童每次连续用眼不超过10分钟。
2.调整用眼距离:保持眼睛与书本、电子屏幕等的距离在33厘米左右(约一尺)。使用电子设备时,屏幕中心应与眼睛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避免在晃动的环境中用眼,如乘车时尽量不看电子屏幕,以防眼疲劳。不同年龄段人群用眼距离要求有一定差异,老年人眼睛调节能力下降,更需注意保持合适用眼距离。
二、改善用眼环境
1.光线适宜:室内光线要充足且均匀,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阅读或工作时,可使用台灯,台灯应选择无频闪、色温在4000K-5000K左右的,避免光线直射眼睛。在不同环境下,光线要求不同,如在阳光下阅读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书本,可拉上窗帘调整光线。儿童房的光线应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儿童眼睛,影响其视力发育。
2.调整屏幕亮度与对比度:电子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要调整至合适状态,使眼睛舒适。一般来说,电子屏幕亮度应与环境光线相适应,在较暗环境中,屏幕亮度可适当降低;在明亮环境中,屏幕亮度可适当提高,但不宜过高。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如电脑工作者,要经常调整屏幕参数以保持眼舒适。
三、眼部放松训练
1.转眼运动:缓慢地转动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10-15次。可以坐着或站着进行,先将眼球缓慢转向右侧,再转向左侧,重复转动。这种运动能锻炼眼部肌肉,缓解眼疲劳。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转动速度和次数,老年人转动速度可适当减慢,次数也可减少。
2.远眺:定期向远处眺望,最好能眺望5米以外的景物,每次眺望1-2分钟。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如远处的树木、建筑物等。儿童青少年在课间休息时应尽量到教室外进行远眺,放松眼睛。
四、饮食调节
1.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动物肝脏、奶类、胡萝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能抗氧化,保护眼睛晶状体等结构,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坚果、植物油等富含维生素E。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维生素的需求略有不同,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相关维生素的摄入。
2.补充叶黄素:叶黄素是眼睛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色素,能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损伤。绿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等,以及玉米、南瓜等食物中富含叶黄素。可以通过合理搭配饮食来摄入叶黄素,对于用眼过度的人群,适当增加富含叶黄素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缓解眼疲劳。
五、适度眨眼
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眨眼10-20次,通过眨眼可使泪液均匀分布在角膜表面,保持眼睛湿润,防止眼疲劳。在专注用眼时,人们往往会减少眨眼次数,所以要提醒自己有意识地多眨眼。尤其是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更要注意主动眨眼来保持眼睛湿润,缓解眼疲劳。儿童在玩耍时也可能忘记眨眼,家长应提醒儿童养成多眨眼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