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中分化型癌可考虑碘-131治疗,其机制是碘-131被甲状腺组织摄取后释放β射线破坏癌细胞等;禁忌妊娠哺乳期女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未控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需停用甲状腺激素并低碘饮食,治疗后要隔离和随访监测;儿童和老年患者治疗有不同特点需特殊考量。
一、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适用情况
甲状腺癌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通常可考虑碘-131治疗。对于一些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如肿瘤侵犯包膜、有远处转移、多灶性病变等情况,碘-131治疗可能是合适的选择。例如,有研究表明,对于伴有远处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碘-131治疗能够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以及转移病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无病生存期。
二、碘-131治疗的作用机制
碘-131能够被甲状腺组织摄取,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可摄取碘-131,摄取后的碘-131在细胞内发生衰变,释放出β射线,β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能够破坏甲状腺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同时,碘-131还可以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便于后续通过甲状腺球蛋白(Tg)等标志物监测肿瘤复发情况。
三、碘-131治疗的禁忌情况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碘-131具有放射性,会对胎儿或婴儿造成辐射损伤,因此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禁忌碘-131治疗。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碘-131的代谢和排泄与肝肾功能密切相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碘-131治疗可能会导致辐射在体内蓄积,加重肝肾功能损害,所以此类患者一般不适合碘-131治疗。
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碘-131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身体的应激反应,对于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波动,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需谨慎考虑碘-131治疗。
四、碘-131治疗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治疗前准备:
停用甲状腺激素: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碘-131治疗前通常需要停用左甲状腺素钠等甲状腺激素药物,使TSH升高,以促进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摄取碘-131。一般停用甲状腺激素的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通常需要使TSH水平升高到30mIU/L以上。
低碘饮食:治疗前需要进行低碘饮食,避免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一般需要持续2-4周,以减少体内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碘的摄取,提高碘-131对肿瘤组织的摄取率。
治疗后注意事项:
隔离: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减少对他人的辐射影响。一般需要隔离1-2周左右,具体时间根据患者服用碘-131的剂量等因素而定。
随访监测: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监测,包括甲状腺功能、Tg水平以及甲状腺超声等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以及监测肿瘤复发情况。例如,定期检测Tg水平,若Tg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肿瘤复发。
五、不同年龄患者碘-131治疗的特点
儿童患者: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相对少见,但对于符合碘-131治疗指征的儿童患者,需要特别谨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辐射对其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需要充分评估。在治疗前要与家属充分沟通治疗的必要性以及可能的风险,治疗后要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等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考虑碘-131治疗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基础疾病控制情况等。例如,老年患者心功能不佳时,碘-131治疗可能带来的身体应激等情况需要谨慎权衡,治疗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