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常见原因包括宫腔手术操作(人工流产、刮宫等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多次及生育年龄女性风险高)、宫腔感染(产后/流产后感染及宫腔手术操作后感染致内膜基底层受损引发粘连)、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结核破坏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炎反复发作损伤基底层致粘连,生育年龄女性相对易患相关病变)。
宫腔手术操作
人工流产手术:是导致宫腔粘连的主要诱因。女性在进行人工流产时,手术过程中过度搔刮宫腔、吸宫时负压过大等操作,会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尤其是反复人工流产,子宫内膜受损的程度会加重,使得子宫前后壁之间发生粘连的风险显著增加。对于有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女性,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反复受到破坏,宫腔粘连的发生率较单次人工流产者明显升高。从年龄角度来看,处于生育年龄、有频繁人工流产需求的女性,更易因人工流产手术引发宫腔粘连。
刮宫手术:如诊断性刮宫、治疗性刮宫等。诊断性刮宫是为了明确宫腔内病变而进行的刮宫操作,若刮宫过度,同样会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例如因异常子宫出血等情况进行多次诊断性刮宫的女性,发生宫腔粘连的概率较高。而治疗性刮宫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等疾病,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对子宫内膜的损伤较大,也容易引发宫腔粘连。不同年龄阶段需要进行刮宫手术的女性,都存在发生宫腔粘连的可能,但相对而言,生育年龄女性因相关妇科疾病需要刮宫的情况较多,面临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宫腔感染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女性产后身体抵抗力较弱,如果发生胎盘、胎膜残留,或者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都容易引发宫腔内感染。产后子宫创面开放,细菌容易侵入宫腔,引起子宫内膜炎,炎症刺激会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进而引发宫腔粘连。例如产后发生胎盘部分残留,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就很容易导致宫腔感染和宫腔粘连的发生。流产后阴道流血超过2周仍未干净的女性,发生宫腔感染和宫腔粘连的风险明显增加。不同性别中,女性是宫腔粘连的高发人群,产后或流产后发生感染的女性更易出现宫腔粘连问题。
宫腔手术操作后的感染:在进行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手术时,如果手术器械消毒不严格,或者手术环境不符合无菌要求,都可能导致术后宫腔感染。此外,术后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过早进行性生活等,也会增加宫腔感染的机会,从而引发宫腔粘连。比如宫腔手术后患者没有按照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或者在术后短时间内有性生活,都可能导致细菌侵入宫腔,引发感染并进而导致宫腔粘连。处于生育年龄、进行过宫腔手术的女性,若术后感染控制不佳,发生宫腔粘连的风险较高。
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结核:结核杆菌感染子宫内膜后,会破坏子宫内膜组织,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纤维化、粘连等病变。子宫内膜结核多发生在有结核病史的女性,尤其是未得到有效治疗的结核患者。结核杆菌会侵蚀子宫内膜基底层,使得子宫内膜无法正常生长和修复,进而引发宫腔粘连。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可能患子宫内膜结核,但生育年龄女性相对更为常见,若患有子宫内膜结核且未及时治疗,发生宫腔粘连的风险较大。
子宫内膜炎反复发作:一些女性由于自身抵抗力较低等原因,子宫内膜炎容易反复发作。反复的炎症刺激会持续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使得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宫腔粘连的形成。例如患有慢性子宫内膜炎且病情控制不佳的女性,长期的炎症刺激会逐渐引发宫腔粘连。不同性别中女性易患此类疾病,尤其是那些抵抗力较差、有慢性妇科炎症病史的生育年龄女性,更易出现子宫内膜炎反复发作并进而导致宫腔粘连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