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儿童多见,有前驱症状,皮疹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现且同一部位有多种疹同时存在,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对症治疗并可接种疫苗预防;单纯疱疹Ⅰ型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Ⅱ型主要在生殖器部位,分别通过直接接触和性接触传播,可局部或系统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发疹前有全身症状,皮疹沿神经走行带状分布,一般不具传染性,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药物治疗,可接种疫苗预防。
疱疹有多种类型,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根据抗原性不同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引起腰以上部位的疱疹,如口周疱疹等,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则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
临床表现方面
水痘:
儿童多见,发病前可有低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然后蔓延至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椭圆形,疱壁薄,周围有红晕,1-2天内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痂脱后一般不留瘢痕。
水痘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疱疹:
单纯疱疹:
Ⅰ型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等部位,开始局部有灼热、刺痛感,然后出现红斑,很快出现成簇的小水疱,水疱破溃后糜烂、结痂,病程1-2周。
Ⅱ型单纯疱疹:主要发生在生殖器部位,表现为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疱,2-4天后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病程2-3周,易复发。
带状疱疹:
多见于成人,发疹前常有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持续1-3天,然后出现红斑,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簇集性丘疹,很快变为水疱,水疱沿神经走行呈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正中线。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病程可延长至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可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传播途径方面
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传染性很强,接触水痘患者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后易被感染。
疱疹:
单纯疱疹Ⅰ型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与患者握手、共用毛巾等;单纯疱疹Ⅱ型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带状疱疹主要是患者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接触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可能会感染水痘。
治疗与预防方面
水痘:
主要是对症治疗,如瘙痒明显可使用抗组胺药物,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继发感染。目前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可用于预防水痘,儿童接种后能有效降低水痘的发病风险。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等特殊人群,接触水痘患者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预防。
疱疹:
单纯疱疹:
Ⅰ型单纯疱疹一般病情较轻,可自愈,症状明显时可局部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软膏等。
Ⅱ型单纯疱疹目前无根治方法,发作时可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复发频繁者可长期抑制疗法。
带状疱疹:
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应在发疹后24-72小时内开始用药效果较好。同时可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对于神经痛明显者可使用止痛药物。
带状疱疹疫苗可用于50岁及以上人群预防带状疱疹,接种后能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和减轻发病后的症状严重程度。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接种后能有效产生抗体抵御病毒。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接种疫苗可以减少带状疱疹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