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结石有多种症状表现,疼痛方面有右上腹突发性、可放射且性质变化的疼痛;消化道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全身有发热、寒战;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不典型、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女性概率高;体征有右上腹压痛、可能触及腹部肿块,墨菲征阳性较典型。
右上腹疼痛:急性胆囊结石发作时,最典型的症状是右上腹疼痛,疼痛多为突发性,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烈绞痛。疼痛常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这是因为胆囊的神经分布与肩部、背部的神经有一定关联。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80%的急性胆囊结石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的情况,这种疼痛往往在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或加重,这是由于进食油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而结石可能会引起胆囊管梗阻,从而导致疼痛发作。
疼痛性质变化:疼痛开始可能较轻,随后逐渐加重,呈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加剧。部分患者疼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疼痛刺激了胃肠道的神经,引起胃肠道的反应。
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由于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炎症,炎症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会呕吐出胆汁等。例如,临床观察发现,急性胆囊结石患者中约有50%-60%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患者因腹部疼痛不适,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食物的摄取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胃肠道受到胆囊炎症的影响,消化功能受到抑制。
全身症状
发热:当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炎症较为严重,出现化脓、坏疽甚至穿孔等情况时,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但如果炎症较重,体温可升高至39℃甚至更高。例如,有文献报道,约10%-20%的急性胆囊结石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大多在38℃-39℃之间。
寒战:部分患者在发热的同时可伴有寒战,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寒战表现,提示炎症可能较为活跃,感染程度相对较重。
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急性胆囊结石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病,症状可能不典型。儿童可能表现为腹部不适、哭闹不安,发热相对较为常见,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容易被误诊,需要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检查。例如,儿童急性胆囊结石时,腹痛的定位可能不准确,常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然后再转移至右上腹,这与成人的典型表现有所不同。
老年人:老年人急性胆囊结石症状往往不典型,疼痛可能较轻,发热等全身症状也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性较差,对疼痛的感知不如年轻人敏感,而且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会掩盖胆囊结石的症状。例如,老年急性胆囊结石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同时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等。
女性:女性发生胆囊结石的概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在急性发作时,女性的症状表现与男性类似,但需要注意在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胆囊结石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妊娠期激素变化等因素会影响胆囊的功能,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体征表现
右上腹压痛: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可发现患者右上腹有明显压痛,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反跳痛和肌紧张,提示胆囊炎症较明显,可能存在胆囊周围炎甚至腹膜炎等情况。例如,墨菲征(Murphy'ssign)阳性是急性胆囊结石的典型体征之一,即医生按压患者右上腹胆囊区,嘱患者深吸气,若患者因疼痛而突然屏气,即为墨菲征阳性。
腹部肿块:如果胆囊发生化脓、穿孔并形成周围包裹性脓肿等情况,可能在右上腹触及到有压痛的肿块。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一般在病情较为严重时才会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