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呕吐腹泻需重视,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轻度脱水口服补液盐,中重度脱水就医输液;调整饮食,婴幼儿按需调整喂养,较大儿童吃清淡易消化食物;观察病情变化,关注呕吐腹泻次数、性状及精神状态、体温;家庭护理要做好臀部护理和环境护理;出现持续无尿或少尿、严重腹痛、高热不退或过低、精神状态极差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家长要密切关注并正确应对,病情无缓解或有就医指征要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
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儿童呕吐腹泻时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这是需要首要关注的问题。对于轻度脱水的儿童,可以口服补液盐来补充水分和丢失的电解质,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冲调服用。如果是婴幼儿,要少量多次地给予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大量服用引起再次呕吐。对于中重度脱水的儿童,可能需要及时就医,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这是因为儿童的身体代谢旺盛,呕吐腹泻导致的体液丢失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会影响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转,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脱水可能会更快地危及生命。
二、调整饮食
1.婴幼儿喂养调整: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喂养的频次可以适当增加,每次喂养的量可以适当减少,因为此时婴儿的胃肠道需要得到一定的休息,但又要保证营养的摄入。人工喂养的婴儿可以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粉,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因为呕吐腹泻可能会导致肠道内乳糖酶的暂时性缺乏,食用普通奶粉可能会加重腹泻症状。
2.较大儿童饮食调整:较大的儿童在呕吐腹泻期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比如可以吃一些米粥、面条、馒头等碳水化合物类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以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坚果、生冷的蔬菜水果等。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苹果泥(蒸熟后的苹果泥相对容易消化)等,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多。这是因为合适的饮食调整可以帮助胃肠道逐步恢复消化功能,减轻胃肠道的负担,促进病情的好转。
三、观察病情变化
1.呕吐和腹泻的情况:要密切观察儿童呕吐和腹泻的次数、呕吐物和粪便的性状。如果呕吐频繁,每天呕吐次数超过5-6次,或者腹泻次数多,每天大便次数超过10次以上,并且粪便呈水样便、脓血便等异常性状,都需要及时就医。例如,如果粪便中带有大量黏液、脓血,可能提示肠道有细菌感染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精神状态和体温: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比如是否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等。同时要测量体温,看是否有发热情况。如果儿童精神状态差,出现嗜睡、反应迟钝,或者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以上,也需要及时就医。因为精神状态和体温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儿童的身体状况是否在恶化,是否存在感染加重等情况。
四、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1.臀部护理:由于频繁腹泻,儿童的臀部皮肤容易受到刺激而出现红臀等情况。每次腹泻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轻轻擦干,可以涂抹一些护臀膏来保护臀部皮肤。这是因为保持臀部的清洁和干爽有助于预防红臀等皮肤问题,而红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皮肤感染。
2.环境护理: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安静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温度一般保持在25℃-27℃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儿童休息,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但要避免让儿童直接吹冷风,防止再次受凉加重病情。
五、就医指征
当儿童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1.出现持续无尿或少尿的情况,提示脱水严重。
2.呕吐或腹泻伴有严重腹痛,儿童哭闹不止,难以安抚。
3.出现高热不退(体温持续超过39℃),或者体温过低(低于35℃)等异常体温情况。
4.精神状态极差,如昏迷、抽搐等情况。
儿童呕吐腹泻需要家长密切关注,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如果病情没有缓解或者出现上述需要就医的情况,要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