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儿童需通过控制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含激素食物、规律饮食等来进行饮食调理,低龄儿童和肥胖性早熟儿童有各自需注意的特殊事项,要合理搭配饮食,选择安全健康食物,定时进餐,控制体重等以利于内分泌调节和身体发育。
一、控制热量摄入
原因:性早熟儿童往往存在内分泌紊乱情况,热量摄入过多可能导致体重超标,而肥胖与性早熟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关联。有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儿童发生性早熟的风险相对较高。
具体措施:根据儿童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情况合理计算热量需求。对于学龄前儿童,每日热量摄入一般在1000-1400千卡左右;学龄期儿童可在1400-1800千卡左右。选择低热量、高饱腹感的食物,如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等)、水果(如苹果、橙子等),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且热量低。
二、保证营养均衡
蛋白质:
重要性:蛋白质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性早熟儿童,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身体发育。
来源及摄入:优质蛋白质可来源于瘦肉(如鸡肉、牛肉)、鱼类(如三文鱼、鳕鱼)、豆类(如黄豆、黑豆)、蛋类等。一般来说,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为每千克体重1.2-1.5克。
维生素:
重要性:多种维生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内分泌调节有重要作用。例如维生素A参与激素合成等过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功能,可能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
来源及摄入:各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如菠菜富含维生素A、C等;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每日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学龄前儿童每日蔬菜摄入量约150-200克,学龄期儿童约200-250克;水果摄入量学龄前儿童约100-150克,学龄期儿童约150-200克。
矿物质:
钙:钙对于骨骼发育至关重要。性早熟儿童可能存在骨骼发育异常风险,充足的钙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来源及摄入:牛奶及奶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每日应保证300-500毫升牛奶摄入;此外,豆制品(如豆腐)、虾皮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钙。
锌:锌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对生长发育和内分泌功能有影响。坚果(如核桃)、瘦肉、海鲜(如牡蛎)等富含锌,可适当摄入。
三、避免食用含激素的食物
常见含激素食物:
一些反季的蔬菜水果可能含有较多外源性激素,一些养殖的禽肉(如部分饲料喂养的家禽)可能含有残留激素,还有一些滋补品(如蜂王浆等)含有较高激素成分,应避免给性早熟儿童食用。
原因:
长期摄入含激素食物可能会干扰儿童正常的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促进性早熟的发生或加重性早熟的程度。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食用含外源性激素的食物会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正常调节。
四、规律饮食
原因:
规律饮食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节律,对于性早熟儿童的内分泌调节也有积极意义。不规律的饮食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内分泌平衡。
具体措施:
每日定时进餐,保证三餐规律。早餐应包含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蛋白质(如鸡蛋)等;午餐和晚餐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避免暴饮暴食。例如,早餐可在7-8点左右,午餐在11-12点,晚餐在18-19点左右较为合适。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低龄儿童:
低龄儿童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应严格遵循上述饮食原则。家长要格外注意为低龄儿童选择安全、健康的食物,避免给孩子食用可能含有激素或不适合其年龄的食物。例如,2-5岁的学龄前儿童,家长需精心搭配饮食,确保营养均衡且无不良食物摄入。
肥胖性早熟儿童:
肥胖性早熟儿童除了遵循上述饮食原则外,要更加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运动量的同时,饮食上进一步偏向低热量、高纤维食物,如增加绿叶蔬菜的摄入量,减少高热量零食(如油炸食品、高糖糕点等)的摄入,以帮助控制体重,从而可能对性早熟的进展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