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分为四期需据分期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定期翻身、使用减压设备解除压迫,用生理盐水清洗、选合适敷料进行创面清洁与护理,保证均衡饮食进行营养支持,出现感染迹象时局部或全身抗感染,严重褥疮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清创术、皮瓣移植术等且儿童手术需充分评估。
一、创面评估与分期
首先要对褥疮进行准确评估和分期,根据褥疮的不同分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褥疮一般分为四期,Ⅰ期为淤血红润期,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仍不恢复;Ⅱ期为炎性浸润期,皮肤表面出现水疱,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常有水疱形成,且极易破溃;Ⅲ期为浅度溃疡期,表皮水疱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Ⅳ期为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二、解除压迫
定期翻身: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是预防和治疗褥疮的关键措施之一。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例如,对于年龄较大、活动不便的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要按照规定时间为其翻身,改变身体受压部位,减轻局部压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翻身频率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也需定时进行,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
使用减压设备:可以使用气垫床、减压坐垫等减压设备。气垫床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使身体与床面接触的压力分布更均匀;减压坐垫则可以分散臀部等部位的压力。对于长期坐轮椅的患者,使用专门的减压轮椅坐垫,能有效减轻臀部压力,预防褥疮发生或促进褥疮愈合。
三、创面清洁与护理
生理盐水清洗:用生理盐水对褥疮创面进行清洗,可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坏死组织等。生理盐水是等渗溶液,对创面刺激性小,能保持创面清洁,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对于创面有较多渗出液的情况,可多次用生理盐水冲洗。
药物敷料应用: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果是浅度溃疡期的创面,可使用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能吸收创面渗出液,形成湿性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对于感染创面,可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敷料,如银离子敷料,银离子具有抗菌作用,能抑制创面细菌生长。对于儿童患者,选择敷料时要特别注意其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的敷料。
四、营养支持
均衡饮食: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等。蛋白质是创面修复的重要物质基础,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钙、锌等营养物质摄入;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等原因,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和营养均衡。例如,患者可多吃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饮食方式,如改为鼻饲等,确保营养摄入。
五、控制感染
局部抗感染:如果创面出现感染迹象,如创面周围红肿加重、有脓性分泌物等,可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局部抗感染药物。但要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对于儿童患者,使用局部抗感染药物时更要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
全身抗感染:若褥疮感染严重,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可能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但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病情合理选用。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使用抗生素后的反应,尤其是儿童患者,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褥疮,如Ⅳ期褥疮,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清创术、皮瓣移植术等。清创术是清除坏死组织,为创面愈合创造条件;皮瓣移植术则是通过移植自身皮瓣来修复创面。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要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手术前后做好相应的护理和支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