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炎咳嗽需综合一般护理、饮食调整、非药物止咳等多方面措施,保持室内适宜环境、保证儿童休息与合适体位,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让儿童适量多饮温开水、适时拍背排痰,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低龄儿童避免随意用成人止咳药,需遵医嘱用药,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助儿童健康恢复。
一、一般护理措施
1.环境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温度维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50%~60%。过于干燥的空气可能会加重儿童咳嗽症状,适宜的环境湿度有助于稀释痰液,利于咳出。例如,可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特别注意环境的舒适,避免冷风直吹。
2.休息与体位: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头部,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这样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减轻咳嗽时的不适。对于婴幼儿,家长可以将其上半身适当垫高,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咳嗽带来的呼吸不畅等问题。
二、饮食调整
1.合理膳食:给予儿童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橙子等),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呼吸道黏膜的修复。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甜、过咸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例如,油炸食品会增加呼吸道的黏液分泌,从而加重咳嗽症状,应尽量避免给患病儿童食用。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注意食物的质地,如将水果制成泥状、蔬菜做成软烂的菜泥等,方便其消化吸收。
三、非药物止咳方法
1.饮水疗法:让儿童适量多饮温开水,多饮温开水可以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从而缓解咳嗽。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儿童每次可少量饮用,如5~10ml,每隔一段时间饮用一次;年龄稍大些的儿童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大约学龄前期儿童每天1000~1400ml,学龄期儿童每天1200~1600ml。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以免引起儿童呕吐等不适。
2.拍背排痰:在儿童咳嗽时,家长可以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儿童的背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依次进行拍打。拍背可以促进肺部和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利于痰液排出,从而减轻咳嗽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拍背的力度要适中。例如,婴儿的骨骼较为脆弱,拍背时力度要轻柔;稍大些的儿童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力度,但以儿童能够耐受为准。拍背的时间可以选择在儿童进食前1~2小时或者进食后2小时进行,每次拍背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可根据儿童的耐受情况适当调整。
四、医疗干预相关注意事项
1.就医时机:如果儿童支气管炎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如咳嗽频繁,影响睡眠、进食,或者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幼儿呼吸频率>50次/分钟,学龄儿童呼吸频率>40次/分钟)、喘息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干预,如是否需要使用药物等。对于低龄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及时就医可以避免延误病情。
2.药物使用禁忌: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来缓解儿童支气管炎咳嗽症状。对于低龄儿童,要避免随意使用成人的止咳药物,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一些成人止咳药中的成分可能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果确实需要使用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型。例如,对于儿童咳嗽有痰的情况,不建议自行给儿童使用强效镇咳药,因为镇咳药可能会抑制痰液排出,导致痰液在呼吸道内积聚,加重感染等情况。
总之,儿童支气管炎咳嗽的止咳方法需要综合运用一般护理、饮食调整、非药物止咳等多方面措施,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病情变化,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保障儿童的健康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