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对怀孕有不同影响,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分别通过改变生殖环境、影响生殖细胞功能、引起生殖器官结构异常或粘连等机制影响怀孕,应孕前检查及时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自身免疫力来提高怀孕几率保障母婴健康。
一、不同类型妇科炎症对怀孕的影响
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内环境被破坏,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影响精子的活动力和存活率。例如,有研究表明,患细菌性阴道炎的女性怀孕几率可能降低,因为阴道内的炎症环境不利于精子穿过宫颈进入子宫腔与卵子结合。
霉菌性阴道炎:霉菌大量繁殖时,会改变阴道的酸碱度,影响精子的生存和活动。而且炎症严重时,阴道分泌物增多,其中的白细胞等会吞噬精子,降低受孕概率。同时,孕期若患有霉菌性阴道炎,还可能引起胎儿宫内感染等问题。
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会吞噬精子,并且能阻碍乳酸生成,改变阴道内环境,不利于精子存活,从而影响受孕。另外,滴虫感染可能上行感染至宫颈、子宫、输卵管等部位,引起盆腔炎等,进一步影响怀孕。
宫颈炎
宫颈炎症会使宫颈分泌物增多且变得黏稠,其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这些白细胞会吞噬精子,同时黏稠的分泌物形成黏液栓,阻碍精子进入宫腔。长期的宫颈炎症还可能导致宫颈局部微环境改变,影响精子的穿透和存活,降低受孕几率。而且宫颈炎若不及时治疗,炎症蔓延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影响受孕和胚胎着床。
盆腔炎
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等。输卵管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通道,也是运送受精卵的管道。盆腔炎会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阻塞,使精子和卵子无法相遇结合,或者受精卵无法顺利通过输卵管到达子宫着床,从而引起不孕或者宫外孕。例如,有统计数据显示,盆腔炎患者发生宫外孕的风险比无盆腔炎者高很多倍。
二、妇科炎症影响怀孕的机制
改变生殖环境
无论是哪种妇科炎症,都会改变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等生殖器官的局部环境。正常情况下,这些部位有相对稳定的酸碱度、菌群平衡等,以利于生殖过程的顺利进行。而炎症发生时,酸碱度失衡,菌群失调,分泌物流质和量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本有利于受孕的微环境。
影响生殖细胞功能
炎症产生的一些炎症因子、有害物质等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质量及功能。精子的活动力、存活率会下降,卵子的受精能力也可能受到影响。例如,炎症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可能导致精子DNA损伤,影响其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胚胎的发育。
引起生殖器官结构异常或粘连
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生殖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如输卵管黏膜充血、水肿、粘连,宫颈口狭窄等。以输卵管为例,慢性输卵管炎会使输卵管管壁增厚、僵硬,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这直接阻碍了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的运输,最终影响怀孕。
三、应对妇科炎症以提高怀孕几率的建议
孕前检查与及时治疗
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包括白带常规、宫颈涂片、B超等,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妇科炎症。一旦发现炎症,应积极治疗。例如,对于细菌性阴道炎,可根据病情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宫颈炎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局部用药或物理治疗等。在炎症治愈后再怀孕,能大大提高受孕几率,并降低孕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内裤要选择棉质、宽松的。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在性生活中,双方都要注意卫生,性生活前后要清洗外阴,减少炎症发生的机会。
增强自身免疫力
女性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炎症的发生和复发。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
总之,女人患有妇科炎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怀孕,女性应重视妇科健康,在计划怀孕前做好相关检查和预防治疗工作,以提高受孕几率和保障孕期母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