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脱发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致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等、内分泌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异常、雄激素性脱发、营养因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感染因素如真菌、细菌感染、精神因素致长期不良精神状态、物理因素如牵拉、摩擦性脱发、其他因素如系统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
一、遗传因素相关脱发
某些遗传性脱发疾病会导致儿童脱发,例如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儿除了脱发外,还可能伴有牙齿发育异常、汗腺缺乏等表现。其遗传方式多样,若家族中有相关遗传病史,儿童患遗传性脱发的风险会增加。这种情况下,基因的异常决定了毛囊的发育等相关结构和功能出现问题,从而引发脱发症状。
二、内分泌因素相关脱发
1.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对毛囊的生长周期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当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毛囊的生长代谢,导致头发稀疏、脱落。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儿童的毛发更新速度减慢,毛囊处于休止期的比例增加。
2.雄激素性脱发:虽然儿童期雄激素性脱发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如果儿童体内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会导致毛囊微小化,头发逐渐变细、稀疏,最终脱落。不过儿童期雄激素性脱发往往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
三、营养因素相关脱发
1.蛋白质缺乏:蛋白质是头发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儿童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导致头发干枯、易断、脱落。例如一些营养不良的儿童,由于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匮乏,无法为毛囊提供充足的原料来合成角蛋白等头发的主要组成成分。
2.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族对头发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维生素B7(生物素)。缺乏生物素会导致头发脆弱、易断裂和脱发。此外,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与儿童脱发相关,维生素D参与调节毛囊的生长周期等过程,缺乏时可能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状态。
3.矿物质缺乏:铁、锌等矿物质缺乏也会引起儿童脱发。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毛囊的氧气供应不足,影响头发的生长;缺锌会影响细胞的分裂和代谢,进而影响毛囊的正常功能,导致头发脱落。例如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常常伴有脱发的表现。
四、感染因素相关脱发
1.真菌感染:头癣是儿童常见的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脱发疾病,如黄癣、白癣等。黄癣是由许兰毛癣菌感染引起,会导致头皮出现红斑、丘疹,随后形成黄癣痂,毛发失去光泽、易折断脱落;白癣是由铁锈色小孢子菌等感染引起,表现为头皮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斑,上面覆盖灰白色鳞屑。
2.细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儿童脱发,如秃发性毛囊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毛囊引起,初期表现为毛囊性丘疹,逐渐发展为脓疱,愈后遗留瘢痕和脱发。
五、精神因素相关脱发
儿童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下,也可能出现脱发。例如一些经历了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家庭环境突然变化等的儿童,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毛囊的生长周期,导致脱发。这种精神因素引起的脱发往往在精神压力缓解后,头发有可能逐渐恢复生长。
六、物理因素相关脱发
1.牵拉性脱发:儿童如果有扎过紧的辫子、发髻等习惯,长期的牵拉会导致毛囊受损,毛发逐渐脱落。比如有些儿童长期将头发扎成过紧的马尾辫,头皮局部长期受到过度牵拉,毛囊受到损伤,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脱发。
2.摩擦性脱发:头部皮肤长期受到摩擦,也可能引起脱发。例如一些儿童喜欢摩擦头部某个部位,或者头部皮肤与粗糙的枕头、帽子等频繁摩擦,导致局部毛囊受损,出现脱发症状。
七、其他因素相关脱发
1.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毛囊,导致脱发。儿童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时,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包括毛囊,从而引起脱发,同时还可能伴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等其他系统的症状。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在治疗儿童其他疾病时,可能会产生脱发的副作用。例如一些用于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会对毛囊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脱发,但这种情况在儿童中相对较少见,且停药后部分头发可能会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