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症状多样,包括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等疼痛表现,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紊乱等月经异常情况,白带增多、颜色改变等白带异常现象,还可能导致不孕及出现低热、疲乏等全身症状,且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需及时就医检查诊断治疗。
疼痛
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这是慢性盆腔炎较为常见的症状。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症状较轻,仅感觉下腹部隐隐不适;而有些患者疼痛较为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女性,在劳累后盆腔炎导致的腰骶部酸痛可能会使她们难以继续劳作。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疼痛的感受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年轻女性可能对疼痛的耐受力相对较强,但也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交和运动等活动;而中老年女性可能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疼痛带来的不适会更明显地影响生活质量。
痛经:部分患者会出现痛经症状,表现为月经来潮时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月经前1周开始出现下腹部坠胀感,随着经期的临近疼痛逐渐加重,经期第一天疼痛最为剧烈,之后逐渐缓解。这种痛经与月经期间盆腔充血以及炎症刺激有关,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痛经可能会影响受孕,因为盆腔环境的改变可能不利于精子、卵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的着床等。
月经异常
月经量增多:炎症可能影响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和子宫的正常功能,导致子宫内膜充血、增厚,从而引起月经量增多。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出血时间可能延长。不同年龄的女性月经量增多的表现有所差异,年轻女性可能因为月经量增多导致贫血等问题,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而中老年女性可能本身处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月经异常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绝经相关的生理变化,但实际上可能是慢性盆腔炎引起的,需要仔细鉴别。
月经周期紊乱:慢性盆腔炎可导致卵巢功能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引起月经周期的改变。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月经周期时长不一。比如原本月经周期较为规律的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至35天以上,或者缩短至21天以内的情况。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月经周期紊乱可能会影响排卵的规律性,从而降低受孕的几率。
白带异常
白带增多:患者的白带量比平时明显增多,质地可呈脓性、黏液性等。脓性白带可能较为黏稠,伴有异味;黏液性白带相对较稀薄,但量明显多于正常情况。不同年龄的女性白带增多的表现也有不同,青春期女性白带增多可能会因为缺乏相关卫生知识而不重视,导致炎症进一步加重;而育龄期女性可能会因为白带增多影响生活质量,如内裤经常被湿透,需要频繁更换;更年期女性白带增多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以及炎症刺激有关,需要注意与其他妇科疾病相鉴别。
白带颜色改变:可能出现白带发黄、发绿等情况。发黄的白带可能提示有细菌感染等炎症表现;发绿的白带则可能是特定病菌感染的信号,如绿脓杆菌感染等。颜色异常的白带往往意味着炎症的程度和类型可能有所不同,医生可以通过白带颜色等初步判断炎症的大致情况。
其他症状
不孕:慢性盆腔炎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能会引起输卵管粘连、阻塞等情况,从而导致不孕。这对于有生育愿望的女性来说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影响。不同年龄的女性不孕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影响不同,年轻女性可能会因为不孕而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影响夫妻关系等;而中老年女性如果已经接近绝经年龄,不孕可能相对不是最主要的担忧,但也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疲乏等全身症状。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可持续存在或间断出现。疲乏感表现为身体无力、精神不振,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对于这些全身症状,不同年龄的女性应对方式也不同,年轻女性可能因为工作等原因,即使有疲乏感也难以充分休息,导致病情恢复受到影响;中老年女性可能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加上低热和疲乏,会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等。
慢性盆腔炎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有些症状可能与其他妇科疾病相似,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