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临床表现包括前驱期(小龄儿童症状不明显,年长儿童及成人有低热等,1-2天)和出疹期(皮疹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现,同一部位有斑疹等同时存在,不同人群表现略有差异);有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的接触史;实验室检查有病毒学检查(疱疹刮片见多核巨细胞等,病毒分离复杂)和血清学检查(抗体检测双份血清滴度4倍以上升高可确诊,IgM、IgG抗体有出现时间等特点);特殊人群中婴幼儿病情可能重、孕妇感染可致胎儿不良影响、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情严重。
一、临床表现
1.前驱期表现
年龄较小的儿童前驱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年长儿童及成人前驱期可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症状,一般持续1-2天。例如,有研究显示,约50%的水痘患者前驱期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体温可略高或略低。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烦躁、哭闹等非特异性表现,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2.出疹期表现
皮疹特点:皮疹首先出现在头皮、面部或躯干,然后逐渐蔓延至四肢,呈向心性分布。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疱疹为椭圆形,大小不一,疱疹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疹液初为透明,后变混浊,疱疹处常伴有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皮疹分批出现,所以在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重要特征。
不同年龄患者皮疹表现略有差异,婴幼儿皮疹往往更不典型,可能疱疹较小,结痂较快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皮疹可能更严重,疱疹更大,融合的情况更常见。
二、接触史
1.水痘患者接触史:水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如果近期与水痘患者有密切接触,包括一起生活、学习或玩耍等情况,那么感染水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例如,在学校等集体场所,如果有一名学生患水痘,在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其他学生的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
2.带状疱疹患者接触史:带状疱疹患者也可排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能感染水痘。尤其是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容易被感染。
三、实验室检查
1.病毒学检查
疱疹刮片:取疱疹基底组织涂片,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可发现多核巨细胞,其大小为20-30μm,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这对水痘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但特异性不是很高。
病毒分离:将疱疹液接种于人胚肺纤维母细胞,可分离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但该方法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一般在实验室开展,临床上较少用于快速诊断。
2.血清学检查
抗体检测: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有助于确诊。一般感染水痘后1-4天即可出现特异性IgM抗体,2-3周后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IgG抗体在感染后2-3周出现,可持续终身。对于近期有接触史但尚未出现症状的人群,通过检测血清抗体可以早期辅助诊断。例如,在接触水痘患者后2-3周,检测血清抗体,如果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滴度升高,可考虑水痘感染。
四、特殊人群特点
1.婴幼儿: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染水痘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出疹可能更不典型,容易出现高热、皮疹融合、并发肺炎等情况。家长需要更加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及皮疹变化,如果婴幼儿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感染水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表现为出生后体重过低、瘢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视神经萎缩、白内障、智力低下等。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水痘,胎儿受影响的风险更高,所以孕妇如果有水痘接触史或出现类似水痘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妊娠情况。
3.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等,感染水痘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皮疹不易结痂,容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可能出现播散性水痘,累及肺、脑等重要脏器,死亡率相对较高。这类人群一旦怀疑感染水痘,需要立即就医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