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测试包括自评量表、他评量表和临床访谈测试。自评量表有Y-BOCS适用于各年龄段怀疑有强迫症人群、OSI-R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怀疑患强迫症个体;他评量表有CHOC针对儿童群体、成人版他评量表由专业人员对成年患者评定;临床访谈包括详细病史采集询问发病等情况、症状表现观察看患者动作思维等表现。
一、自评量表测试
1.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
适用人群:适用于各年龄段怀疑有强迫症的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对于儿童,需要家长或老师协助填写相关部分内容。
内容及意义:该量表包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部分,共10个项目,采用0-4分的评分标准。通过对强迫思维的频度、强度以及强迫行为的耗时、干扰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总分范围是0-40分。一般来说,总分≥16分可能提示存在临床意义的强迫症。例如,对于强迫思维项目中“患者被不必要的想法或图像困扰的频度”,0分表示无,1分表示偶尔,2分表示有时,3分表示经常,4分表示几乎总是。而强迫行为项目中“患者为对抗强迫思维而花费的时间”,0分表示无,1分表示<1小时,2分表示1-3小时,3分表示3-8小时,4分表示>8小时。
2.强迫症严重程度量表(OSI-R)
适用人群: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怀疑患有强迫症的个体,包括儿童到老年人群。
内容及意义:该量表包含9个维度,分别是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回避行为、苦恼程度、社会功能损害、自知力、治疗反应等。评分采用0-4分制,总分范围是0-36分。通过对各个维度的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强迫症的严重程度。例如,在“苦恼程度”维度中,0分表示无苦恼,1分表示轻度苦恼,2分表示中度苦恼,3分表示重度苦恼,4分表示极度苦恼。它能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等情况。
二、他评量表测试
1.儿童强迫症评定量表(CHOC)
适用人群:主要针对儿童群体,尤其是6-18岁的儿童。
内容及意义:该量表由家长或老师进行评定,包含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个部分,共10个项目。评分采用0-3分制,0分表示无,1分表示轻度,2分表示中度,3分表示重度。例如,对于“儿童是否有重复的动作或行为来减轻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这一强迫行为项目,0分表示无此类行为,1分表示偶尔有,2分表示有时有,3分表示经常有。通过他评可以更客观地了解儿童强迫症的情况,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症状程度等。
2.成人版他评量表(如基于Y-BOCS的专业人员评定版)
适用人群:适用于成年强迫症患者,由经过专业训练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进行评定。
内容及意义:专业人员在进行评定时,会更细致地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除了依据Y-BOCS的基本项目外,还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程、合并其他精神症状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例如,在评估强迫思维时,会考虑思维内容的具体情境、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等。通过专业人员的他评,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强迫症以及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三、临床访谈测试
1.详细病史采集
适用人群:所有怀疑有强迫症的人群,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个体。
内容及意义: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发病年龄、症状出现的具体情况,例如强迫症状是突然出现还是逐渐发展而来,症状最初是如何表现的。还会询问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如是否影响工作、学习、社交等。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状态的人,要了解压力与症状出现和发展的关系;对于有既往病史的人群,要询问是否有其他精神疾病史等。例如,对于一位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工作的中年男性患者,了解到他在工作压力增大后逐渐出现反复检查文件的强迫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工作效率和与同事的社交互动,这对于诊断和评估强迫症的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2.症状表现观察
适用人群:所有就诊怀疑有强迫症的患者。
内容及意义:医生会观察患者在访谈过程中的表现,例如是否有反复的动作,如频繁洗手、检查物品等,以及这些动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同时,观察患者的思维反应,是否有反复出现难以摆脱的强迫思维内容。对于儿童患者,医生会观察其在访谈中的行为表现,如是否有重复的游戏动作等。例如,观察到一个儿童患者在访谈过程中不断地摆弄自己的衣角,并且当被询问相关问题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这可能提示存在强迫相关的行为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