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复咳嗽的原因多样,包括感染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过敏因素如过敏性鼻炎合并咳嗽、变应性咳嗽;其他因素如气道异物、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温度变化)、胃食管反流等。感染因素中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可致不同部位感染引发咳嗽;过敏因素里过敏原刺激引发相应咳嗽;其他因素中气道异物刺激、不良环境及胃食管反流等也会导致儿童反复咳嗽。
一、感染因素
(一)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性感冒)后,咳嗽症状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称为感染后咳嗽。这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黏膜下的神经末梢暴露,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从而引发咳嗽。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病程多在3-8周。例如,有研究表明,约有30%左右的儿童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后会出现持续的咳嗽症状。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链球菌性咽炎等,也可能导致反复咳嗽。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刺激呼吸道,若治疗不彻底,炎症持续存在,就容易出现反复咳嗽的情况。
(二)下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儿童支气管炎多由病毒、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后,支气管黏膜会出现炎症,分泌物增多,刺激支气管感受器引起咳嗽。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支原体感染后可导致支气管黏膜的免疫炎症反应,咳嗽往往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可长达数周甚至数月。例如,支原体肺炎引起的支气管炎,咳嗽症状可能会持续2-3周甚至更久。
肺炎:儿童肺炎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等。肺炎发生时,肺部组织受到炎症侵袭,肺泡内有炎性渗出物,刺激肺部的神经感受器,引起咳嗽。肺炎的咳嗽症状一般较为明显,同时还可能伴有发热、气促等症状。如果肺炎治疗不彻底,炎症没有完全消除,就容易出现反复咳嗽的情况。
二、过敏因素
(一)过敏性鼻炎合并咳嗽
儿童如果患有过敏性鼻炎,鼻腔内的过敏原刺激会导致鼻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在花粉季节,接触花粉的儿童容易出现过敏性鼻炎,进而引发反复咳嗽。例如,在春季花粉传播高峰期,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儿童中,约有60%-70%会出现咳嗽症状加重或反复的情况。
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通常在晨起或夜间较为明显,同时可能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二)变应性咳嗽
儿童变应性咳嗽是一种与过敏相关的咳嗽,没有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或喘息等表现。过敏原可以是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等)、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霉菌等)。当儿童接触过敏原后,呼吸道黏膜出现过敏反应,导致咳嗽。变应性咳嗽的特点是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4周,以干咳为主。
三、其他因素
(一)气道异物
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好奇心强,容易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可能导致气道异物。异物进入气道后,会刺激气道黏膜,引起咳嗽。这种咳嗽往往是突然发生的,而且可能会反复出现。例如,有儿童将小珠子、小玩具等吸入气道后,会出现阵发性咳嗽,且在一段时间后可能再次出现咳嗽症状,因为异物可能没有完全排出或刺激持续存在。
气道异物引起的咳嗽通常较为剧烈,有时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二)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儿童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雾霾天气、工业废气排放区域等,空气中的有害颗粒、有害气体等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反复咳嗽。例如,在雾霾天气下,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会沉积在呼吸道内,引起呼吸道炎症反应,从而引发咳嗽。有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PM2.5浓度较高环境中的儿童,咳嗽发生率比空气质量较好环境中的儿童高出约40%。
温度变化:儿童的呼吸道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突然的寒冷刺激或过热环境都可能引起咳嗽。例如,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或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温度的急剧变化会刺激呼吸道,导致气道痉挛或黏膜充血,引起咳嗽。
(三)胃食管反流
儿童的食管下括约肌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当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反流至咽喉部时,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咳嗽。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多在进食后尤其是平卧时容易发生,咳嗽症状可为干咳或伴有恶心等表现。婴幼儿期的儿童胃食管反流相对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逐渐完善,胃食管反流引起咳嗽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但部分儿童可能持续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