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需先全面评估分期,局部治疗包括不同情况的清创及相应敷料选择应用,全身治疗涉及营养支持与基础疾病控制,还需预防并发症与护理,对老年人要注意护理操作轻柔、关注皮肤变化、合理营养支持、多学科制定方案,家属要协助照顾鼓励老人配合促进愈合。
一、创面评估与分期
1.评估内容:首先要对褥疮创面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创面的大小、深度、潜行情况、创面的颜色(如红色、黄色、黑色等)以及周围皮肤状况等。通过专业的临床检查来准确判断褥疮的分期,不同分期的褥疮在治疗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I期褥疮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麻木,皮肤完整;II期褥疮则是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III期褥疮累及皮肤全层,达到皮下组织;IV期褥疮则深入肌肉、骨骼等深层组织。
二、局部治疗
1.清创处理
对于清洁或少量渗出的创面: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清除创面表面的污垢、坏死组织等。生理盐水冲洗能够保持创面清洁,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一般每天可进行1-2次冲洗。
对于有较多坏死组织或渗出的创面: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清创。外科清创可以采用剪刀剪除坏死组织等方式,但要注意操作的无菌性,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对于一些感染较严重且有大量坏死组织的创面,还可能会使用酶制剂等进行清创,但需依据创面具体情况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2.敷料选择与应用
渗液较少的创面:可选用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能够形成湿润的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并且有一定的吸收渗液能力,同时可以隔绝外界细菌侵入创面。
渗液较多的创面:可使用藻酸盐敷料,藻酸盐敷料能够大量吸收渗液,并且与创面渗出液接触后会形成凝胶,有助于保持创面湿润,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对于感染创面:可能需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敷料,如银离子敷料,银离子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创面细菌生长,促进感染创面的愈合。
三、全身治疗
1.营养支持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褥疮的发生往往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是创面修复的重要物质基础,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助于抗氧化和促进创面愈合,矿物质如锌等对伤口愈合也有重要作用。如果老年人存在吞咽困难或营养不良较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通过肠内营养制剂或肠外营养支持来补充营养,保证机体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支持创面修复。
2.控制基础疾病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人,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会影响创面愈合,增加感染的风险。通过合理的降糖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具体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治疗褥疮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保证基础疾病的稳定控制,以利于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和褥疮的治疗。
四、预防并发症与护理
1.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创面情况,包括创面的红肿热痛情况以及体温等全身情况。如果出现创面脓性分泌物增多、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等感染迹象,要及时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但抗生素的使用需严格遵循临床用药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
2.体位护理
定时为老年人翻身,一般每1-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翻身可以采用侧卧、仰卧等不同体位交替的方式,减轻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如对于骶尾部褥疮的老年人,可采用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在仰卧位时可在髋部、膝部等部位垫软枕,使身体重量分散,减少局部压力。
3.皮肤护理
保持老年人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老年人擦拭身体,尤其是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可以使用温和的皮肤清洁剂,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干燥。同时,要保持床单、被褥的清洁、干燥、平整,避免有褶皱等,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五、特殊人群(老年人)的温馨提示
1.注意事项
老年人皮肤较为脆弱,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要动作轻柔,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由于老年人感觉可能相对迟钝,更要密切关注皮肤的颜色、温度等变化,及时发现早期褥疮迹象。在营养支持方面,要根据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等情况合理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褥疮治疗的影响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家属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协助医护人员做好老年人的翻身、皮肤护理等工作,鼓励老年人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促进褥疮的愈合。



